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通过综合运用首发、增发、企业债、可转债、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手段,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贷款突破110亿元,金融运行总体良好。面对今年金融形势紧、任务重等问题,全市金融工作着力从提高融资总量着手,重点抓“六个好”。
发挥好银行主渠道作用。要围绕目标,细化任务,强化考核,确保全年银行信贷投放超过125亿元,切实发挥好银行支持地方发展的投入主渠道作用。利用好各种直接融资手段。综合运用基金直投、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工具,努力扩大直接融资;重点抓好广信农化、五星食品、凤形耐磨、聚隆集团等在审企业上市工作,同时积极推进黄山胶囊、宣纸集团、华菱电梯、华卫集团等上市工作。落实好政银企三方对接。创新对接形式,狠抓银企对接、扩大对接成果;积极发展与尚未驻宣的省级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与浦发银行芜湖分行、省进出口银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对宣更大的支持。监管好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认清和把握好小贷公司增资扩股和融资性担保机构整合发展的形势,以推动两类公司的发展为主,并切实抓好监管。建设好地方金融体系。突出金融招商,做好各类机构的发展和改革工作,以新型金融机构的建设推动原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和地方金融体系健全完善。重点抓好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扬子银行等来宣布点工作和人保寿险宣城中支的开业工作。预防和处置好非法集资。以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为重点,做好金融风险监测与防范,推进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强化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正确引导民间借贷,有效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营造健康、安全的金融发展环境。 (周二黑 本报记者 袁万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宣城供电公司党委印发了工程建设、集体企业及县供电公司营销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该公司系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管控工作。为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