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的记者深入到了殡仪馆,去采访入殓师,去了解鲜有人知的入殓者到底是怎样工作着,平时与家人和朋友又是怎样相处,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平常人又有哪些不一样?
笔者百度了一下,得知入殓师又称葬仪师,是专门为逝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一门职业,这种职业主要存在于日本,我国是近年来才出现这样的工种。据记者介绍,在宣城殡仪馆里,只有两个工种,一种是抬尸工,另一种是火化工,近年来,火化工逐渐兼遗体美容,通俗地讲就叫遗体整容师。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市殡仪馆已经吸纳了一名殡葬学校毕业的专业人才——足见人们对入殓师这个职业亦已慢慢接纳了。从国人接受入殓师这个行业来看,这是一种进步,正如从土葬到火化的进步,民众接纳的态度反应,其实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跟随记者采访的笔录,我们逐字逐句读下来——入殓师就是为了让逝者有尊严的离去,为了让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在与逝者做最后道别时,能留下那最后一抹没有遗憾的印象。
逝者不可追。但逝者也有尊严,从记者的字里行间,我们没有看见任何沉闷憋人的感觉,就感觉记者采访的整个字里行间充溢着六个字:逝者也有尊严!
正是因为对于死亡有一份比常人更多的理解,正是因为有一份比常人更多对死亡的尊重,所以入殓师冯林从头至尾的工作中,心中始终揣着“逝者也有尊严”这六个字,默默地给那些逝去者进行化妆、入殓,做着一些常人不敢也不能想象的工作。
其实,职业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应该有人去做,只不过入殓这行业因为其特殊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当我们的记者一步一步走入其内心世界,才知,其实这份工作虽然沉重但却让人尊敬,如果没有这些入殓师,那些逝者留在世上的最后一面应该是多么的让人心痛?如果没有这些入殓师,逝者的亲人们的心中又会留下怎样的伤痛?所以入殓师是一个告慰死者,安慰生者的工作,当一个人在这世上活了一遭要走时,让逝者走得体面,走得有尊严,从某种意见上说,这更是一种人文的终极关怀。
向入殓师致敬!
新闻推荐
(一)因低压线路改造,10kV宣南120线西郊所#084公用变计划于2013年4月10日8:00-15:00停电(遇雨顺延),停电范围:宝城路南侧百姓医院段及附近等上述停电线路所接高低压用电客户。 ...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