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中旬以来,强降雨不断肆虐宣城市宣州区,导致宣州区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农业生产首当其冲。截至7月9日15时,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91.1万亩,成灾面积66.2万亩,绝收面积42万亩。宣城市宣州区涉农部门在确认救灾用种需求数量的基础上,紧急调集救灾种子,保障救灾种子供给,确保灾区及时补种。
农业生产的灾后重建,首先需要的就是救灾种子,有了充足的救灾种子才能及时补种,杜绝出现“有救灾用种需求而无种子供应”的问题。依据救灾种子需求情况和农田退排水情况,宣州区农委多措并举,紧急调集救灾种子,帮助受灾农户抓好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针对退水早的受灾农户,区农委协调当地种子供应商提供10万公斤早稻常规种、早稻杂交种作“早翻晚”种植,同时组织调运玉米种10万公斤、大豆种5万公斤及各类蔬菜种,最大限度满足受灾农户的需求。宣州区农委主动出击,向省种子管理总站汇报,与芜湖市协调,从省级种子储备库紧急调运“嘉兴8号”早稻种2万多公斤,同时争取省种子管理总站下拨救灾玉米种“隆平206”1万公斤,第一时间供应到受灾农户手中。区农委通过多方协调,从本地种子企业及其他企业调剂“中组3号”、“嘉兴8号”等早稻种10万公斤。区农委充分发挥乡镇干部及农资供应商作用,及时提供种源信息,帮助受灾农户直接在市场购买,或与自留种子的种植户自行串换,共购买或购买“中组3号”、“嘉兴8号”等早稻种20万公斤。此外,全区各级农业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农技人员分赴灾区一线,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改种补种需要。
截至目前,全区已紧急调集各类救灾种子近43万公斤,全力保障灾后恢复生产用种需求,切实做到早稻(中稻)损失晚稻补、粮食作物损失多种经济作物补、当季作物损失下茬作物补,努力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曹光鑫潘祺)
新闻推荐
记宣州区法院水阳法庭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