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我们要聚焦营商环境‘头号工程’,坚决破解民营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时刻,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从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6条政策举措,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为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回顾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全市民营经济从197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64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到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5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5%,民营经济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推动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更应坚信,民营经济强雅安经济才能强,民营企业好雅安经济才能好。
在看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全市民营经济规模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弱,大企业大集团少、知名品牌企业少;民营企业集中反映的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营商环境不理想、办事效率低等痛点难点问题也还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也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只要把“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政策落实好、利用好,这些问题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全市民营经济一定能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
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痛点难点,就要认真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实质,增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减负降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大力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组织保障六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致力于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短板,旨在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增量提质、健康发展。这些政策举措,务实具体、深入全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深刻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在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要自觉,要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痛点难点,就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践充分证明,谁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当前一些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际上也折射着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发展环境还不够重视,或者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还没有达到企业的满意度。如何降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如何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如何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如何把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落到实处?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市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着力营造宽松有力的政策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为全市民营企业培植“肥沃土壤”、提供“阳光雨露”。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时机、真抓实干,把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工作作风、工作水平的标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注入不竭动力。
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只要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就一定能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新闻推荐
在庞大的驾驶员队伍中,能够拥有A证,不仅是对自身驾驶技术好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老司机、老资历”的身份象征。但无论...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