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报爆料:一位小伙子酒后尿急,闯入路边一单位院中,恰被值班人员发现,遭到喝止。该小伙不予理会,小便完后反而怒从胆边生,将值班人员打伤,使得事态扩大。事后,经民警调解,小伙子赔礼又赔钱。
此事让我想到了有关近代书法大家于右任的一桩轶事:曾有人不断向于老索字,常坐在厅里喝茶等候,茶喝多了就跑到街道于背人处撒尿。于老鄙其所为,顺手写了幅“不可随处小便”搪塞。该人先喜后忧,如此内容怎么悬挂?幸有人提醒,建议拆字,改为“小处不可随便”,重新剪裁装裱,得以悬堂昭人。据说此人后来也一改陋习。从“不可随处小便”到“小处不可随便”,虽然字没有变,却意境大不同,将一种对不文明的警示变成了修身处世之名言。
说起延安的不文明现象,像随处小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脏话粗话、践踏花草等等,不一而足,可谓典型的“中国式”。记者曾在10年前针对延安街头不文明现象,尤其是大桥处小便之行为,拍了组照予以曝光,当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专项整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种种陋习由来已久,已成习惯,现在虽然市上加大了整治管理力度,但不文明现象还是屡屡发生,由此也严重影响和损坏了革命圣地的形象。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便、吐痰等现象说小了是个人事,是自身修养问题,说大了就关系到整个城市形象的好坏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了。这个小伙子因小便而引发事端,赔礼又赔钱,得不偿失。我们也希望其他市民告别“随处小便”等陋习,树立“小处不可随便”之新风,提升自身文明素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
■康龙
新闻推荐
网址://www.yadaily.com□延安日报社出版□总第12413期□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4销售经理、材料员、行政助理、财务人员、司机、修理工等优秀人士。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星期四癸巳年...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