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延安8月1日电(记者陈晨李一博)7月31日下午,久雨初霁的延安城区突然再次乌云密布山雨欲来,在救灾帐篷里住了快20天的李玲心头一紧。不远处的山梁上,她家的两孔石窑已经完全垮塌,“可不能再下雨了,家都没了,再下可怎么办啊!”李玲忧心忡忡地呢喃道。
从7月3日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肆虐着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省延安市,至今仍未停歇。在这座原本以干旱著称的城市,相当于往年同期5倍的降雨在20多天内倾泻而下,15.3万间遍布于千沟万壑山峁间的窑洞垮塌或严重损毁,10万人失去家园,23.9万人被集中安置。
李玲所在的救灾安置点位于宝塔山下,333名受灾
群众在这里度过了离家后的10多个日日夜夜。31日下午,记者走进安置点的帐篷里,受灾群众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谈论的话题依然绕不开这场“延安人从未见识过”的强降雨。
“社区干部凌晨4点到家里敲门说让撤离,我还不相信窑洞会塌,可搬下来第二天,窑洞真就塌了。要不是转移及时,我们全家都没命了。”李玲心有余悸地说。
顺着李玲手指的方向,记者向宝塔山山梁上望去,这是一种在黄土高原上十分常见的居住形态:陡峭的山坡上,一层层的窑洞横七竖八地分布在沟沟坎坎之间,有的甚至建在极险的悬崖边上。窑洞不怕旱,就怕强降雨,雨水下渗于湿陷性黄土之中,窑洞不堪重负极易发生垮塌。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雷)近日,在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召开的全省残疾人文化建设培训会上,有26人被授予“全省优秀残疾人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宝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宋留平榜上有名...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