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作为一名民办教师,为了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坚持独自教学10年,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中华传统美德;为挽救患病新生儿的生命,她潜心钻研医疗技术30年,让一个又一个孩子康复出院,却无暇照顾自己的家人;退休多年,本该安心养老的她,一直奔忙于公益事业,群众说,她干的全都是好事、善事。12月2日,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市文明办了解到,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12月份网络投票工作已经开始,我市3名优秀女性——敬业奉献好人杨增叶、李慧荣,助人为乐好人胡拖莲候选12月“中国好人榜”。
为给“好人”助力,欢迎广大读者登陆中国文明网、陕西文明网、榆林文明网,踊跃为榆林好人投票,其中敬业奉献好人杨增叶投票代码为184、李慧荣投票代码为79,助人为乐好人胡拖莲投票代码为59,同时希望市民朋友积极评议和传播她们的好人事迹。
好人事迹
杨增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19个春夏秋冬,她都一如既往的坚持守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授课。撤点并校后,她开始了长达10年的独自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她既是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即使困难重重,她依然表示,只要有一个学生,她就会继续坚持下去。她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中华传统美德,诠释了女人的坚强和伟大,她就是横山县南塔办事处的民办教师杨增叶。
1996年,33岁的杨增叶作为一名民办教师进入横山县南塔办事处高圪垯村小学任教,那时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学校仅有3名教师。2005年因撤点并校,原本130多人的学校面临关闭,在学生家长的请求下,为了不让9名因特殊条件无法去镇上上学的孩子们辍学,杨增叶在其他老师离开后,开始了长达10年的独自教学。
“就想着我要是不教孩子们,这些孩子怎么办,留在学校教书,也好照顾他们。”杨增叶笑着说,教书19年了,她也舍不得离开孩子们。
李慧荣
她既是自己女儿的妈妈,还是许许多多患病新生儿的“妈妈”。多少年来,她为挽救患儿的生命,牺牲了无数陪伴女儿的时间。从当年榆林市星元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到如今榆林新生儿重症治疗的翘楚,30年的儿科工作经历,让李慧荣在挽救患儿生命的同时,也见证了无数母亲从焦虑无措到孩子康复出院时的如花笑靥。
以“能对得起每一位病人”而自豪的李慧荣,内心也有愧疚,同样为人母、为人女的她始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好女儿。
胡拖莲
她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却一直奔忙于公益事业。群众说,胡拖莲干的全都是好事、善事。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族,几年来,她为社会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0万元。
胡拖莲常说,善事不分大小,别人有难处,能帮一点是一点。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将1万元捐给灾区;子洲县发生山体滑坡,一对夫妻不幸遇难,撂下两个孩子孤苦无依,她当即捐了5000元;2013年夏天,她从电视中看到延安遭遇特大洪灾,立即捐款5000元……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胡拖莲常以此为勉,在把“做好事”一直延续了下去。
新闻推荐
漫画/刘挺文...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