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5日讯(YMG记者刘晓阳摄影报道)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菜篮子”的丰富,一般市民家庭都很少有冬季储菜的习惯了。然而昨日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担心今年冬天菜价会再度高涨,很多居民纷纷提前出手大量抢购、储存土豆、萝卜、大葱等传统冬季大路蔬菜。一时间,这些“冬储菜”的销量也开始猛增,储备冬季菜这一老习惯又重新开始受宠。
市民今年大量储“冬菜”
昨天上午,天气转凉,街上的行人明显减少,然而当记者来到小东夼早市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刚进入市场,热闹的销售场面映入眼帘,运输蔬菜的拖拉机和卡车随处可见,虽然已经是上午9点,但这里的人流量还是很大,很多居民都在为购买冬储菜而忙碌着。
“今年的菜价一直不便宜,趁着还未进入冬季,多备些胡萝卜,省得气温下降后菜价会大幅上涨……”家住惠安小区的市民吴学波已经两年没有“冬储菜”了,但今年他却又把这种老习惯“拣”了回来,一口气买了二十多斤胡萝卜和土豆。在一个雪里蕻摊点前,市民王大妈买下一大捆雪里蕻。她告诉记者,入冬时节腌制蔬菜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现在的菜都贵得很,我计划多买点萝卜、大白菜、雪里蕻腌
着吃,而且腌制的菜保质期长,可以吃一年之久。”
记者在现场看到,菜商将成袋成包的土豆、萝卜、红薯、大葱等传统大路菜堆积在门前的空地上,前来购买“冬储菜”的市民络绎不绝。菜贩老陈告诉记者,今年买“冬储菜”的人明显比前两年多,早上带来的一整车大葱,现在已经销售得差不多了。
“冬储菜”不再是便宜货
“今年的菜价这么高,买些菜备起来,到了冬季能节省不少钱。”昨日,刚结婚的市民小荆和丈夫一起买了两捆大葱。由于菜价居高不下,储存冬菜的市民明显增多,以往购“冬储菜”一族以老年人为主,今年不少年轻人也走进了储备冬菜的行列。
“今年的白菜价就没有掉下2元/公斤。”昨日,黄务菜贩老孙介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冬储菜”告别了廉价的年代,受市民欢迎的土豆、白菜、萝卜等“冬储菜”不再是便宜货,往年市场零售价几角钱一公斤的土豆、白菜、萝卜、如今都涨到了两三元钱。土豆批发价2.2元/公斤。除此之外,市场上萝卜的批发价1.2元/公斤左右,白菜1.4元/公斤左右,大葱1.4元/公斤左右。昨日,记者从幸福批发市场了解到,目前上市的白菜、土豆主要是本地菜,大葱、萝卜则来自平度和章丘。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冬储菜”的价格确实要高一些。负责人安涛告诉记者,“冬储菜涨价主要是由于去年价格比较低迷,今年的种植面积减少,部分产地受灾,加之肥料价格以及人工费涨价所造成的。”现在批发市场上日交易大葱量约在10万斤左右,毛葱的批发价格每斤在0.9元左右,天冷了以后可能会更高。
储存过冬蔬菜要谨慎
“前两年居民买的量比较少,一般情况下,一家只买10多公斤土豆、一捆大葱,一车冬储菜要销售差不多半个月。今年不仅来买的人多,而且量也很大,有的人一次买25公斤一袋的土豆还嫌少,准备2袋储存起来。”黄务菜贩老孙介绍,最近天气突然变冷,人们纷纷开始准备冬储菜,量大价格也好,一天能卖出好几百斤。
“蔬菜不宜储存时间过久。”昨日,烟台山医院营养科专家于萍提醒消费者,食用过冬蔬菜要慎重。随着气温的变化,“冬储菜”菜质会发生变化,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含量可能会增加。如酸菜经过一冬天的储存和随着气温的升高,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明显增加;大白菜储存时间过长,其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流失较多,再加上储存条件不好可能会腐烂变质,对人体危害更大;过冬存储的土豆中容易产生龙葵素,春季土豆发芽后,龙葵素含量明显升高,食用后易引起中毒,所以食用过冬蔬菜一定要谨慎。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5日讯(YMG记者)今日上午,市政府召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研究《烟台市打击侵犯知识...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