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加快推进转调步伐拓展崭新发展空间, ———访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王式亮

来源:烟台日报 2011-01-01 18:47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李仁摄影报道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经济总量预计将突破4300亿元,五年跨越了“两个千亿元”台阶,进入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

●预计到201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5: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以上,城镇化率提升到63%,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66吨标准煤以下。

●预计到2015年,烟台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海洋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

“十一五”亮点纷呈

记者:回首“十一五”,烟台市“转调”工作有何突破和亮点?

王式亮:“十一五”是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转调”步伐不断加快的五年。从发改工作看,转方式调结构在三个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

首先,在重大发展战略上实现突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战略”为烟台市转方式调结构搭建了更高平台和更强“势场”,使烟台市由一直以来的国家战略旁观者变成了主要承担者。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我们突出抓好海洋经济领域政策先行先试,重点推进66个重点项目、23个特色园区和18个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海湾海岛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和牟平东部新城、莱州临港产业区、丁字湾生态旅游产业区、龙口人工岛群等“一岛四园”全面拉开建设框架,四个园区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建设好了,不但可以成为烟台发展蓝色经济的主战场,而且可以成为烟台市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方面,今年烟台市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引领。同时,莱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也快速起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启动建设,带动全市生态型经济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其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上实现突破。一方面,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产业升级和再造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海洋高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开了向产业高端要效益,向新兴产业要未来的序幕。在工业领域,到2015年,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海洋高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开始提速,五年来年均增长17.9%,高于GDP增速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5.2%,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提供的地方税收由2006年的35.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1.5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增长26.8%;现代物流、动漫创意、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初具规模。

第三,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们把握大项目建设这个关键点,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支撑大发展,连续四年组织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近2200亿元。2010年,全市市级重点项目189个,平均单体投资超过28亿元,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借助国家扩内需政策机遇,机场、铁路、公路、港口、能源设施建设实现全面突破:潮水国际机场正式奠基;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全线开通;龙烟铁路开工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莱山至海阳高速公路进展顺利;西港区建设快速推进;海阳核电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烟台市交通末端城市地位,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转调“大戏”丰富多彩

记者:展望“十二五”,烟台市“转调”路径如何确定?

王式亮:“十二五”期间,烟台市“转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刻认识烟台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十二五”规划紧密衔接,从资源禀赋、要素条件、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内需拉动、产业带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城乡互动,加快建设国内蓝色领军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面向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和国际滨海生态宜居城市,力争走出一条有烟台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

主要目标是以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为导向,重点在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城乡区域统筹、生态低碳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1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5: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以上,城镇化率提升到63%,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66吨标准煤以下。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更加突出高端高质高效,加快工业经济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第二,更加突出服务业优先发展,加快向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第三,更加突出科技与人才引领,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第四,更加突出内生动力培育,加快由外需带动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第五,更加突出重点带动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向均衡协调发展转变。第六,更加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由二元体制向一体化发展转变。第七,更加突出低碳绿色发展,加快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转变。第八,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加快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向新兴产业要未来

记者:要抢占未来城市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蓄新的发展动力,2010年是烟台市新兴产业培育年,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哪些成绩?“十二五”期间,烟台市新兴产业蓝图如何绘就?

王式亮:烟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刚刚起步,总体规模不大,但在一些领域却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呈现总量快速膨胀、技术层次快步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发展态势。以风电、核电为主要突破口的新能源产业,已集聚企业50多家,产值超过120亿元。到2010年11月底,全市新能源总装机容量42.82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的10%,占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26.4%。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52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9.8%,占全省风电总装机的36%,是全省风电起步最早、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市。海洋高技术产业,在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形成了发展特色和技术优势。

2010年10月26日,我国首座自主建造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烟台建成,并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发达国家对高端海工产品的垄断局面。钻井平台由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包承建,刻下了诸多烟台创新“印记”。预计今年全市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突破140亿元。生物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领域为重点,已培育起绿叶制药等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15家。新材料产业,在特种化纤、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高技术服务业,以中心城市为主战场,软件和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产业正快速壮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烟台正描绘一幅绚丽多姿的新兴产业发展画卷,下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突出基地化发展思路,把产业基地作为集聚要素资源、向上争取政策的重要平台,重点打造海洋高技术、生物、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基地,争取进入国家队或省队;二是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做好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建设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园区和产业链条带动,加快推进莱阳生物园、国际生物科技园、莱山和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建设,培育好聚氨酯材料等特色产业链条;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创业风险投资试点,加快发展创业投资,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新闻推荐

高芳彤谈《如姬情》首演———, 这是少有的好戏

日前,烟台市京剧院创排的新剧《如姬情》在京剧院剧场进行了内部演出。这也是《如姬情》首次与观众见面。演出结束,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在观众群中...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加快推进转调步伐拓展崭新发展空间, ———访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王式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