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分数比我想象的要好。”黄曼兮对记者说。高考时,她觉得自己答题不太顺手,尤其是数学,很没有信心,虽然之后大家都说是因为题难,但她的心里仍有小小的失落和忐忑。直到看到成绩的那一刻,黄曼兮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说起学习方法,黄曼兮觉得要会听讲,因为老师有丰富的考试经验,讲的都是重点知识,只有把这些学会了,才能把握好大方向。课下,她会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情况做些练习题。“我知道,要想收获,首先必须得付出。”黄曼兮说,她总是提醒自己要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懂,如果被落下了,她也会偶尔开开夜车。高三时,她每天晚上11点左右休息。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才最终换来优异的成绩。
664分,是一个很优异的分数,黄曼兮希望能够被北京大学录取,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这几天,她准备详细研究一下北京大学的专业和分数,争取一次成功。
爱好:玩电脑和看书
学习上,黄曼兮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作为班长,她还忙着组织活动,曾带领全班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取得了集体第一的好成绩。这对文科班来说绝对不是件容易事儿。但黄曼兮做到了。虽然组织活动会耽误一些时间,但黄曼兮从来没把这些当做负担。在她看来,组织活动可以锻炼能力,也能激发学习的动力。生活中的黄曼兮爱好广泛,尤其喜欢读书和玩电脑。二中南校是住宿制学校,很少有机会玩电脑,看书就是她的休息方式。她喜欢读散文和小说,尤其欣赏史铁生的散文。她说,史铁生是残疾人,他的文字很有力量,很励志,看后总会给她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其他作者的小说散文她也看,其中那些优美的文字让她的作文受益匪浅。
父母:管做人不管学习
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最高兴的要数黄曼兮的家人。看到女儿的分数,母亲苑女士的第一句话就是:“祝贺你。不过我们很遗憾没给你什么帮助。”苑女士告诉记者,她只管过女儿做人,从没管过她学习。
“我是医生,上班比较忙。我们给孩子的,可能只是良好的家庭氛围。”苑女士说。平时她和丈夫喜欢讨论问题,常常把书摆在饭桌上,边吃饭边讨论问题。比如偶然间说起一个字,不确定读音或者含义时,她会立马翻开字典,这样的习惯给了黄曼兮很大的影响。在学习上,从来不留死角,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平时,苑女士对女儿要求最多的就是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坦诚的人。
在学习上,苑女士从来不给女儿过多的要求,反而常劝她休息一下,不要总想着拿第一。从小,黄曼兮就很有主见。苑女士和丈夫都是理科出身,黄曼兮高中文理分科时,父母希望她读理科。可黄曼兮想读文科。苑女士最终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YMG记者李凤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姜晓)此次强降雨,使得烟台市前期旱情基本全部解除。与此同时,强降雨并没有形成洪水,没有带来较大水灾。门楼水库水位只上涨了8厘米,只能为城市带来4...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