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莱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为时10年之久的莱山区筏式养殖拆除工作,到昨天已基本结束。这标志着,在莱山区,筏式养殖已成为历史。
海岸渔船林立,渔具堆放路边
据莱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的负责人介绍,莱山区的筏式养殖拆除范围,西起后七夼,东到孔家滩,绵延10公里海岸线。在这10公里海岸线上,涉及黄海和滨海两个办事处的11个村居,其中包括:前七夼、后七夼、迟家、埠岚、石沟屯、清泉寨、樗岚、孙家滩、孔家滩、于家滩和刘家滩。多年中,上述村居有500户居民从事海水养殖业,本地从业人员达到1500多人,辖区海域总面积达到5万亩,大都养殖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及长牡蛎等。
“曾几何时,凡是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岸边停放着各类渔船,并堆积着成堆的网具和养殖阀,还有拖拉机、三轮车等。滨海路上都停放着小渔船。在海防林里,还存在不少的养殖房,甚至包括一些乱搭乱建的设施和建筑,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嗅觉上,都严重影响了一个海滨城市的美丽形象。”采访中,这位负责人说。
为了“蓝色海洋”,先后投资近亿元
据了解,随着莱山区建设速度的加快和滨海东城的崛起,使莱山区海岸线的地位愈加重要和突出。与之同时,随着烟台城区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海边传统的筏式养殖早在前些年就已呈现萎缩态势,尤其是随着烟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沿海生产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为了保护这方“蓝色的海洋”,莱山区决定将筏式养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结合重大城市建设项目需占用海上筏式养殖陆地作业场所,莱山区曾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较大规模的海上筏式养殖拆除工作。
第一阶段是2001年因滨海路修建占用养殖陆地作业场所,当时按照300元/条筏架补偿标准拆除1万多亩;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2006年,因玉岱山开发建设占用养殖陆地作业场所,按照3000元/亩补偿标准拆除0.88万亩;第三阶段是2006年因烟台博览中心项目建设,占用养殖陆地作业场所,按照3000元/亩补偿标准拆除1.2万亩;第四阶段是2010年3月至今,四十里湾养殖筏架第二期拆除0.46万亩,四个阶段共拆除筏式养殖3.54万亩。
“莱山区域内的这10公里海岸线,紧邻烟台市中心区,是烟台市筏式养殖最早的海区之一。为优化市区海域开发结构,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同时,也为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开辟新空间,这10年当中,莱山区为了让筏式养殖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先后一共投资近亿元!”采访中,莱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攻坚克难,“10年磨一剑”
筏式养殖拆除并非易事,更何况拆除的面积多达3.54万亩!
筏架的拆除,牵扯到黄海、滨海两个街道办事处11个村居500多户养殖户的利益,有些拆除户利益诉求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原本就难的拆除工作难上加难。尤其是去年拆除补偿工作开展以来,养殖产品价格直线上涨,个别养殖户还梦想着再养殖,这些都给拆除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为让养殖户理解和支持筏架拆除工作,莱山区创新了评估办法。在外地,一般做法都是根据养殖产品、海区位置等不同进行逐户现场评估,导致评估过程中出现养殖户转移产品,同一产品评估出现误差,导致对养殖品种和数量难以严格界定,最后出现补偿标准不一,有失公平的现象。对此,莱山区聘请专家对整个筏式养殖区进行整体评估,制定统一补偿标准,有效避免外地拆迁出现的问题。
另外,对养殖户的补偿也进行了创新。以往,在外地同样的拆迁,大都是对所有养殖物资及产品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养殖物资往往作为废品处理,养殖半成品不能利用,只能废弃,造成大量财政资金浪费。而莱山区却制定出长期规划,分批分期拆除养殖筏架,给养殖户充足的时间,自行处理物资和产品,这样既保证养殖户自身利益,又可节约政府资金,这种做法在全省也是首家。
同时,为减少拆除补偿难度,莱山区还对养殖附属设施进行回收。渔船每马力补助不超过600元,拖拉机每台补助不超过5000元;渔民也可自行处理。这些“以人为本”的办法,受到养殖户的欢迎。
另外,为了拓展销售渠道,加快拆除进度,莱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还到荣成、乳山等地帮养殖户联系客户。今年,在四十里湾养殖筏架第二期拆除工作中,先后帮养殖户联系了10多个客户,卖出牡蛎200万公斤。
海清水碧海岸线展露风姿
拆除筏架后的海面啥样?昨天,记者乘车沿海边进行了采访。记者看到,经过10年的拆除,目前,西起后七夼东至孔家滩的海岸线,已展露迷人新姿。海面上碧波万顷,细浪拨银,岸边井然有序,市容市貌靓丽迷人。
在渔人码头,过去这里因附近的村民在海上养殖扇贝和海蛎子等,这些渔民常把海产品拉到岸边进行土加工,产生的蛤皮有的弃于海滩,常年堆积,不仅影响沙滩环境,还散发阵阵腥臭。而如今,这一切均一去不返。
在孔家滩附近的海边,记者看到,过去,这里有不少处搭建在海防林里面的违章房屋,现在都不见了,海边更加自然,环境也更加整洁。采访中,正在游玩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海上不让搞筏式养殖后,各种污染少了,海面更加干净了,海滩也更加好看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京兰)近日,市区一家商业银行一次性破季订阅了全年的《阅读文摘》1500份。如今,像这家金融单位这样集体订阅《阅读文摘》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并...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