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数字可以解读这块金牌———烟台成为长江以北停电次数最少的城市之一,在全国一片“限电”,烟台市也存在近1/3供电缺口的情况下,2010年,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9%。换句话说,一个客户一年的停电时间,仅为3.57小时。5月13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授予2010年供电可靠性A级金牌企业5家,烟台供电公司与深圳、中山等供电企业共同被授予“全国2010年度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A级)”
YMG记者李珑
通讯员迟荣民马学利摄影报道
“上次停电,早忘了是什么时候”
投资1.4亿元推动智能化蜕变
1905年,烟台点亮第一盏来自民间的电灯。此后的近100年时间,电一直是烟台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很多老烟台街的市民有这样的印象:家里似乎很久没买过蜡烛了,上一次停电,早就忘了是什么时候。
如今的烟台电网,正在创造奇迹。2010年,烟台供电公司完成售电量243.04亿千瓦时。当年每条供电线路平均仅有3小时57分钟断电,这个成绩,完全可以与深圳等这样的一线城市比肩。
这一切从何而来?位于芝罘区南尧附近的220千伏芝罘变电站,是一所有着24年历史的老站,市区83万人口的用电有一大半是从这里的两台12千伏安波兰进口变电器供给的。6月21日6时整,随着调度指令的下达,烟罘线、罘青线、罘桥线停电,芝罘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这是烟台市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工程将实现无人值守、远方通讯控制等功能,变电站所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过程均由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我们在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增加了对一次设备的‘一键式\’智能化顺控操作功能,以前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倒闸操作,现在不到3分钟就能完成,操作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改造后的变电站容量将由原来的24万千伏安增大为54万千伏安,至少超前目前市区用电量10年。
如果说,坚强电网是硬件投入,那么标准化管理,就是软件配套。
在烟台供电公司营销监控稽查中心,工作人员赵晓燕正在对当天的抢修工作进行工作质量监控。按照规定,客户打进“95598”电话报告用电故障后,抢修工区得到指令必须在45分钟内到达现场,这个时间到达农村为90分钟,偏远地区为120分钟。到达现场后,维修人员要马上回复故障消息,抢修结束后回复结果。这一切,都在系统中留下记录,并计入考核。
配电应急抢险车配有GPS定位系统,抢修人员配备的单兵作业系统装有摄影头,故障影像可以传输到抢险车和配电生产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线抢修人员难以排除的故障,可以由在公司坐阵的技术人员分析解决。这样的车,在市区范围内配备了15辆,烟台供电公司的标准化抢修工作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老百姓用电就是最大的事儿”
只认线路不认领导的巡线工
在烟台供电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问他们公司主要领导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他们说不清楚,但线路工区里有几根电线杆,纵横着多少电线,他们如数家珍。
一条线、一根杆、一个变电站甚至一个开关出现故障,都会让一个区域内的居民家中断电,影响工厂生产。
不停电,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故障排除在它发生之前。
巡线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行走在一根根电线杆之间,沿着一条条电线,每天重复着枯燥孤独的工作。只有在雪天或是黑夜除险时,才会安排两个人搭档,怕一个人掉到雪窝里,连个救援的同伴都没有。
7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只楚路上的烟台供电输电工区采访巡线员刘金福。因为路上堵车迟到了半小时,记者到达时,刘金福已经离开工区去巡线了。在开发区八角附近,刘金福告诉记者,一个巡线员负责15根杆塔,一根杆塔相距最少300米,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仔仔细细看一个来回。“有时候两个杆看着离得很近,但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下,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在大太阳底下晒着,刘金福的后背一圈明显的汗渍。“这衣服湿了透,透了湿,也不
知道几个来回。”刘金福开玩笑说,公司开大会,谁是巡线员一眼可见,因为都是脸最黑的。
巡线员的辛苦,换来的是百姓的平稳用电。配电工区的吕永平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2009年的一个雨夜,他在建设路抢修线路一直到下半夜,回家后刚换了身儿干衣服,又接到电话,一处居民楼停电了。吕永平披上雨衣就往外赶,到地方发现是保险丝烧了,赶紧给人家换好,此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40,灯亮了以后,他才发现是几个小青年为了打麻将而拨打公司服务热线。“这样的事很多,不能说委屈,老
百姓用电就是最大的事儿。”
截至今年7月22日,烟台供电公司已经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848天,电网最高负荷达到492.4万千瓦并创历史新高。辉煌数字,正是这些普通巡线员用脚印和汗水换来的。
“不能生气,更不能扣电话”
客服女孩擦着眼泪听谩骂
服务,永远是烟台供电公司最亮的一面窗户,从这里透视出的,是烟台供电人的铁军作风和过硬的业务素质。
今年5月20日下午,烟台开发区厚木袜业日方代表谷川先生来到供电公司开发区分公司,感谢他们在新厂房建设、生产用电等工作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这家日本企业2001年在开发区投资建厂,由于受日本大地震及原材料供应紧缺等因素影响,其日本本土工厂面临停产,为解决订单任务等问题,加快中国厂区扩建迫在眉睫。没有想到的是,“电力铁军”在7天时间就完成了新上配电室的建设任务,承担任务的烟台供电公司送变电开发分公司班组成员放弃双休,比客户要求的最低时限还提前了一天。
干了十几年客服的邢丽美,已经记不起受了多少委屈。擦着眼泪听电话的事,是家常便饭。曾经有一位客户,因为没有交电费被断电,打来电话骂了整整20分钟,邢丽美一直柔声解释。最后客户自己不好意思了:“小姐,我现在不生气了,你的态度太好了。”对于“95598”的客服来说,再怎么不讲理的电话,自己不能生气,更不能扣电话,这是基本的业务素质。
2005年8月初,客服调度员接到一个客户从沈阳打来的咨询电话,询问烟台市的电价情况。因为地区的差异,烟台电价是6角多,而当地为8角多,对方愿意在烟台投资办厂。
听着客服调度员热忱的服务和耐心细致的解答,该客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又向客服调度员提出进一步的超越客服调度员职责范围的请求———询问能否帮忙联系一个厂房。受理后,客服调度员跑了市区几处信息介绍所,前后共联系了7天,终于在开发区找到一处闲置厂房。对方董事长(韩国人)于8月13日到烟台现场查看后,觉得和要求有点出入,最好独门独院,希望客服调度员继续帮忙。
几天后,他们又为对方找到几处厂房,此举获得韩国客商的高度评价。
“手机缴电费太方便了”“微创新”让电力服务更贴心
“手机缴电费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到营业厅缴费需要一个多小时,我刚才用手机发一条短信就把电费缴上了。”昨天傍晚,家住芝罘区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家里用手机将一笔32.99元的电费,成功地缴纳到了烟台供电公司电费账户中。
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慕晓告诉记者,烟台供电公司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手机电话缴费系统,电力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支付”平台,通过短信、WAP、客户端等多种方式查询个人用电信息,缴纳个人电费,并可以订阅用电政策、缴费通知、用电常识、停电公告等信息。同时,利用手机短信,可以查询自己的电费账单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wab方式,使用手机WAP上网,实现信息查询和电费的缴纳。
目前,烟台供电公司为方便市民缴费,在开展委托金融机构代收电费业务后,又相继推出了“市民一卡通”、中信电业联名卡、金融机构、支付宝网上交费和手机电话缴费等多种交费方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向阳)今天,烟台市云量较多,多云天气,有轻雾;偏南风,风力不大;最高气温沿海29℃,内陆32℃,最低气温20℃。今天湿度较大,感觉较闷热。市气象台天气...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