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于明君)5月22日是“国际牛奶日”,一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乳品质量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记者调查走访市区奶业市场发现,由于担心乳品质量,大品牌的常温奶仍是餐桌霸主,口味醇香的巴氏奶地位有些尴尬,而散装牛奶则重新获得市民青睐。
巴氏奶处境尴尬
昨日,南洪街,32岁的周女士正拎着一箱牛奶走出超市门口。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从小喝着巴氏牛奶长大的。可是这几年,她几乎一直在买外地品牌的常温奶。
“现在的常温奶到处都是,以前喝的巴氏奶却很难见到了。其实,巴氏奶营养成分更高,只是保质期短不好储存。”周女士无奈地说。
据了解,烟台目前有近20家乳制品企业,一直以巴氏奶为主,但由于巴氏杀菌奶处理方法比较温和,对牛奶的营养不会造成破坏,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原有的特质与风味,性状和新鲜牛奶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的保质期只有短短的两到三天。
相比之下,保质期长的常温奶更受市民和经销商的认可。在市区某大型超市奶产品区,各种品牌软硬包装不同的牛奶摆满了货架,购买者络绎不绝。“现在大品牌的常温奶是主流,巴氏杀菌奶的销路肯定受影响。”一位销售人员说。
散装奶卫生堪忧
过去,每当清晨或傍晚来临时,外面就响起叫卖声,卖牛奶的人骑着挂着两大桶牛奶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走进街巷,人们拿着锅碗瓢盆出去打牛奶。
近几年,未经任何工艺加工过的新鲜散装牛奶重新受到市民的青睐。只是,卖散装牛奶的人现在是开着汽车流动销售。
记者昨日在华茂小区看到,停在小区里的一辆小车装着满满两大桶牛奶,前来打牛奶的居民络绎不绝。卖牛奶的大爷告诉记者,他卖的牛奶是自家养的牛产的,有时一天能卖二百多斤。
家住华茂街的孙大妈买散装奶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散装的牛奶很新鲜,煮出来的奶皮很厚奶味也浓。”至于散装牛奶的卫生问题,孙大妈表示并不担心。“高温就能杀菌,多煮会儿就没事了。”
但也有居民表示,他们从不敢在街头打牛奶:“散装牛奶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以及质量合格证,属于‘三无\’产品。”一市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卫生部门则表示,购买和饮用散装奶存在较大隐患。私人作坊不具备卫生防疫措施,挤奶工用手挤奶时,很容易造成牛奶污染,另外,私家作坊的盛放工具未经消毒,牛奶经过放置后,细菌容易超标。而高温煮奶的做法,不但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也达不到彻底杀菌的目的。
高钙奶补钙是误区
“高钙奶”、“低脂奶”、“海参奶”、“核桃奶”……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牛奶名目种类越来越繁多,市民选择牛奶的时候往往还会受其“概念化了”的外表的影响。
市民张女士就跟记者说,8岁的儿子正在长身体,她一般都给孩子买高钙牛奶喝,而且一天会让他喝三四盒。
芝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专家表示,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中国居民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就够了。而多喝些“高钙奶”补钙,这是一个误区。
“以牛奶100mg/100ml左右的钙含量,本身已是种‘高钙饮品\’,在牛奶中再添加钙,实无必要。”专家表示,“在牛奶中添加钙粉,会产生酪化反应,不易被人体吸收。”他建议,如果要给孩子补钙,可以在两餐之间给孩子服用钙剂。
新闻推荐
YMG记者孙长波摄影报道几乎每个周末,越野E族烟台分队都会有一些户外活动或者上山或者下海,或是队长出面组织联系,或是兴趣爱好相同的几个人连大人带小孩自娱自乐...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