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用爱教会学生有尊严地生活, ———市聋哑中心学校全国助残日校园活动侧记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5-23 02:06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魏文杰摄影YMG记者初阳

在全国第22个助残日,市聋哑中心学校和江苏商会正式结成“1+1+X爱心联盟”,对于学校的近300名学生而言,这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对于市聋哑中心学校的学生们而言,尤其如此。来自老师无私的爱和社会无限的爱,汇聚成了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残疾学生的心灵,也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和阳光。

敞开校门学生更加“阳光”

5月20日上午9点,市聋哑中心学校聋生二年级的孙文飞又见到了自己的王爸爸,虽说听力不好话也说不清楚,但他脸上兴奋的表情和手舞足蹈的姿态语言,让这位王爸爸读懂了他内心的喜悦。孙文飞得到王爸爸的定期资助之后,经济压力小了,父母也能常常带他回家,现在的孙文飞学习上进步很大,性格也开朗了不少。

这只是48名受资助聋哑儿的其中之一。在全国第22个助残日里,市聋哑中心学校与江苏商会“1+1+X”爱心联盟正式启动,“前一个1代表学校方,后一个1代表烟台市江苏商会,X代表热心于爱心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市聋哑中心学校校长徐东升解释说。

历经120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现如今市聋哑中心学校的学生已近300名,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有的并非先天性残疾而是因病致残,绝大多数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倾其所有负债累累,家庭生活十分艰难。身体的残疾加上贫困的家庭,一时让孩子们失去了对未来的向往,在送到市聋哑中心学校之后,这个开放的大家庭让他们也体会到了正常学生享受的关爱。

徐东升告诉记者,虽说是特殊学校,但也坚持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经常邀请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走进学校,让他们亲自感受残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引起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爱。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学校先后与烟台第一职业中专、烟台市虹口大酒店、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等单位开展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合作,还与社会爱心人士举办“一对一”帮扶活动等。徐校长表示,只有学校不封闭,让更多的社会人士接触了解这些残疾学生,孩子们才能更加“阳光”。

润物无声把爱洒向每个孩子

舒缓的音乐、跳动的音符,虽说聋生们听不到,但他们却感受得到。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身着白色长裙的姑娘翩翩起舞,用肢体语言向观众们讲述着《星星你好》的动人故事。这是学生文艺汇演的一幕,其优美的舞姿、动情的演绎让观众们无不叫好。聋哑学生们能够展现如此的魅力,正是因为他们收获了源源不断的爱和信心。

26岁的指导教师王松娜,她曾经拿到了可以出国留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博”奖学金,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毅然放弃了此次机会,选择到聋哑学校做一名律动老师;她曾经利用暑假机会,连续5年充电,最终拿到了山东省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学士学位,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创作舞蹈;她曾经在本应该休息的时间自费学习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为的只是让聋哑儿童接受和普通儿童一样的舞蹈教学。她的学生在省市文艺汇演中屡次获奖,越来越自信和阳光,在2008年的残奥会开幕式上,5名学生还登上了鸟巢的舞台,看着孩子们脸上自豪的笑容,她比谁都开心。

王松娜总说:“我这事儿一点儿都不典型,因为在我们学校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确如此,许多像她一样的年轻老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走进聋哑学校,无意间被这份纯真打动便留了下来再不离开,也有的老师本就是残疾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们展现所谓的自立自强。

于梅是聋生部教师,刚到聋哑学校给孩子上课那会儿,总是不自觉地拿他们和正常孩子比,迫不及待地想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但有时候课堂的进展简直完全相反,因为特校孩子的情绪很难琢磨,之前绞尽脑汁精心构思的一堂课被搞得一塌糊涂,满腔热忱被泼了一头冷水。但每当看到这些智商或听力先天不足的孩子,看着他们依然乐观坚强的笑容,于梅就告诉自己“耐下心慢慢来”。

51岁的姜仁爱是学校中专部的一名教师,也是2009年山东省十佳自强模范中的唯一一名盲人代表。他头发已经花白,说起话来掷地有声。虽然眼睛看不见,思路却极为清晰。跟他交谈时,姜仁爱常常保持一种微微前倾的姿势,脸上也总是挂着一种淡淡的微笑。47年前的那场意外,让4岁的他从此与光明绝缘;47年之后,依然处在黑暗中的他,已为300多名学生带去了知识的洗礼,其中包括近百名视障学生。姜仁爱所教授的盲人针灸推拿课程多次被评为优质课,并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十几篇,他已成为烟台市推拿行业中的领头雁。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姜老师已经为盲生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授之以渔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

正是有了爱和信心,孩子们也活跃了起来。十字绣、布贴画、丝网花、沥粉画……这是市聋哑中心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兴趣小组,多达二十多项,每天下午下课后,孩子们总会各奔大本营,在活动室里待上大半个小时,钻研自己的作品。虽然他们生活的世界不同于常人,但也体会到了同样的成长快乐,也更加能感受到动手的乐趣。据介绍,让孩子“做人做事做学问、谋生谋职谋幸福”始终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所以,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开设第二课堂,能够让他们掌握多种技能。

2010年,在烟台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荣获46枚金牌、23枚银牌、6枚铜牌,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山东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举拿下8枚金牌,男、女篮球队同获冠军;在烟台市第十二届少年儿童六项艺能大赛上,5名同学荣获美术类一等奖,7名同学荣获美术类二等奖;在烟台市“唱好歌,提精神”第二届中小学生合唱节比赛中,校参赛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此外,学校聋生舞蹈队、盲生电声乐队还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演出活动;去年以来,学校先后有9名同学考上了大学。

如此的爱与信心传递,市聋哑中心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感受得到,也在这种氛围中慢慢地发生变化,当社会人士来校参观时,他们能够大方地和人打交道,并手把手地教客人怎么做“丝网花”,临走还不忘将自己的手工艺品赠送与人留作纪念;每当听到聋生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或者看到智障学生从沉默寡言到学会春风满面地跟人打招呼,老师们的激动、兴奋、欣喜……种种情感,无以言表。

徐校长说:“我们就是通过教师的敬业、授业和乐业,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要让他们学会有尊严地生活。”

新闻推荐

全民健身棋类大赛

本报讯由烟台市体育局主办,烟台开发区工委群工部承办的“匹克体育杯”烟台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围棋、国际象棋比赛,5月22日在开发区银河怡海国奥俱乐部拉开战幕。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和读者谈谈2012-05-24 02:05
评论:(用爱教会学生有尊严地生活, ———市聋哑中心学校全国助残日校园活动侧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