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六成考生忙进补只因家长太焦虑, 本报邀请心理老师和营养专家给考生家长支招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5-22 02:07   https://www.yybnet.net/

距离中高考越来越近,家长和考生都进入了最后的紧张冲刺阶段,为帮助考生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一些家长忙着给孩子购买一些补脑类的保健品,“进补”的作用有多大?考前该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及健康的饮食作息?记者采访了本市高中心理教师、医院营养专家为家长、考生支招。

昨日,记者在市区一些药店和商店走访发现,各类营养品和保健品近期销量上升。专家表示:不建议随意服用保健品。

药店:补脑类保健品销量翻番

“考前这段时间保健品的销量是平时的2到3倍,每天都有很多家长前来咨询,主要以补脑、醒脑类产品最畅销,有的家长一买就10多盒。”北马路一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这些保健品价格大都在100元以上。

正在给孩子选购保健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对这些保健品我也不是很了解,听说有的保健品有提高记忆力、抗疲劳的作用,宁可信其有,我主要给孩子买一些鱼油,感觉这些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超六成学生考前服用保健品

记者进行了一项针对中高考生“进补”情况的调查,调查显示,30名考生中有20人表示吃过所谓的提高记忆力保健食品和营养品,其中11人表示还在坚持吃,3人表示家长为其买过,吃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效果就没再吃,6人表示想起来就吃,忘了就不吃。

考生到底该不该进补保健品?市中医院营养科专家曹脉源认为,除非有的学生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保健药品或食品,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均不建议随意服用保健品,即使要吃,也应在购买前听取专家的意见和仔细阅读保健品的产品说明,以确定是否适合。

家长的心态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前心态。烟台三中心理辅导教师张智超表示,从心理学上来讲,盲目进补属于父母焦虑情绪的外化,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调整好心态更重要,有的家长帮忙不成反而成了“帮倒忙”。

莫以关爱的名义给孩子帮倒忙

张智超告诉记者:每年高考前几天,都会有一些考生家长表示出对孩子备考状态的急切担心。有的家长看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就着急,甚至出现和孩子冷战的状态。

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面对孩子在考前、考中的心理波动,家长没有必要过多地担心,更没有必要产生着急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就是着急也要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家长应该做的事就是神情自若地尊重、接纳、理解孩子。如果你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鼓励,保持沉默也是可取的办法。

在这个时候,很多家长总希望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买保健品也好,有的甚至请假在家陪孩子迎考,还有些家长每天总想找机会多和孩子聊几句,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况,殊不知,家长这些“关怀”都是孩子的“负担”,问题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张老师提醒家长,考前这段时间,除了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父母尽可能恢复自己的日常活动以及休闲安排。这样,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才能静下心来学习。

多鼓励,胜过各种滋补品

张老师建议,临近考试这段时间,家长尽量不要和孩子谈论高考、学习成绩之类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话题,千万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来和孩子谈论成绩或高考。很多家长以为这是一种激励,但从心理效果来说,这是一种对斗志的打击。不要担心孩子万一发挥不好怎么办,消极的期待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力量。

如果孩子的压力实在太大,出现经常哭泣、焦虑和失眠等情况,家长应以淡定、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这是陪伴孩子顺利走过高考的大前提。此外,有条不紊的学习、生活节奏也是备考的重要因素。不妨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考前和考中的作息时间表,一是让孩子多点放松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二是让孩子提前适应高考生物钟,将精力最佳的时间尽力调整到考试时间。

在考前两周内,引导孩子做题以保持手感,晚上可以让孩子捋捋各科的知识点,尽量不要挑灯夜读,更不要题海战术,以免孩子产生烦躁情绪和挫败感。

市中医院营养科专家曹脉源介绍,考生只要吃的营养均衡就OK,不要随便改变口味。

尽量保持清淡饮食

曹脉源建议,考前这段时间,考生应尽量在家里吃饭,减少在外就餐,不宜多吃冷冻食品,尽量保持清淡饮食,不吃油炸、辛辣的食物,以免引起肠道不适。

曹脉源说,考生三餐营养要均衡,饮食有节,避免过量摄入高能量高蛋白,以免肠胃负担过重,导致血液分配发生改变。

考前可以多选择鱼类,比如清蒸鱼、豆腐烧鱼汤、糖醋鱼等这些容易消化又可口的鱼类菜。“但如果孩子平时不爱吃鱼,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逼着孩子硬吃,尽量保持孩子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随便改变口味。”

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陈展鹏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小记者们记着来换书呀, 26日烟台图书馆不见不散

本报讯(通讯员姜瑞珍)“播撒阅读种子,构建公共文化”,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促进文化知识传播,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使少年儿童闲置已久的书,发挥应...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教研员进学校2012-05-23 02:06
猜你喜欢:
新报缘 新生活2012-05-23 02:06
1970-01-01 08:00
评论:(六成考生忙进补只因家长太焦虑, 本报邀请心理老师和营养专家给考生家长支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