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刘海风)转眼间,49天的暑期生活宣告结束,新的学期已经开始。这个暑假,烟台晚报为小记者们组织的异彩纷呈的活动,伴随小记者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期,给小记者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参观科普教育基地
7月11日,烟台晚报小记者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落户烟台自然博物馆,120余名小记者代表走进博物馆,感受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神奇魅力。小记者们参观了地球厅、黄金厅、生物厅三个大厅,还在甲骨文与王懿荣馆、根雕馆、文房四宝馆中饱览了甲骨文、根雕艺术等文化的绚烂之美。
学做小小卖书郎
7月18日———25日,100余名烟台晚报小记者们分批相继走进南大街新华书店,过了一把职业体验瘾。老师“一对一”地对小记者展开训练与教导,小记者们兢兢业业地做着整理图书、图书分类等以往从未接触到的工作。初出茅庐不怕虎,小记者们在疲惫中初步领略到了劳动的快乐与艰辛,在汗水中迈出了成长的新一步。
参观博斯纳钢琴厂
7月19日上午9点,烟台晚报小记者2012暑期“进工厂看烟台”系列活动走进第一站—————烟台博斯纳钢琴制造有限公司。67名小记者们不仅知道了钢琴是怎样制成的,还与肃穆典雅的百年古董钢琴来了个亲密接触。伴随着悠扬美妙的琴声,小记者们又迈出了走向社会、快乐成长的一步……
跟着大厨学做饭
7月25日-27日,小记者暑期职业体验活动“我跟大厨学做饭”,在虹口大酒店精彩呈现,100余名小记者跟酒店总厨师长学了手艺,还大饱口福,吃到了总厨师长亲手做的菜。解暑的水果沙拉,爽口的酸辣汤……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他们过足了瘾。
我是卖报小行家
7月25日—7月31日,在港城大街,在山城栖霞,烟台晚报的60多名小记者分期分批走上街头,体验了一把小报童的生活。短短几天,吃苦耐劳的小记者们就卖出了两千余份报纸,成绩斐然。小记者们在大太阳底下累酸了胳膊,喊干了嗓子,仍然坚守在卖报一线。通过卖报体验,小记者们得到了怎么跟人接触,怎么交流,怎样承受压力等方面的锻炼。
体验帆船的刺激
8月1日—7日,30名烟台晚报的小记者们勇敢地挑战了OP帆船,在蔚蓝的大海里过了一把刺激的“运动瘾”。经历了帆船体验,小记者们不仅更加亲近地拥抱了大自然,自我管理能力、观察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也都得到了有效培养,还锻炼了面对不可知未来的勇气与冷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神奇的记忆之旅
8月11日,800余名烟台晚报小记者们挤满了市府礼堂,在“中国记忆冠军”关牧林教授的带领下,踏上了难忘的记忆之旅,感受了记忆的神奇魅力。小记者们现场见证了关教授准确无误地将148个无规律的数字倒背如流,又跟关教授玩起了“关氏一指禅”。在“瞬间”神童培养环节,小记者们更是被“关氏”记忆法所折服。
走进博物馆做拓片
8月14日—19日,在烟台博物馆,近60名烟台晚报小记者将颜真卿书写的旷世书法杰作———《裴将军诗》做成了拓片,初步掌握了中华民族这项古老的技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拓片,教会了小记者们做任何事情再认真、再细致都不为过。
参观烟台啤酒牟平工厂
8月17日上午9点,49名烟台晚报小记者走进了烟台啤酒牟平工厂,分别参观了烟台华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研发车间以及啤酒酿造、灌装车间,亲眼见到了小小调味品的制作过程和啤酒由大麦变成啤酒、再经过全自动流水线的包装过程,体会到了工人叔叔阿姨劳动的艰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致霞摄影报道)尽管年岁已高,但依旧阻挡不了“老于帮办员”孙德荣师傅为市民义务服务的脚步。今年1—8月底,孙师傅为市民又做了127件好事。提起75岁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