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干打胡秫湿打谷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8-29 00:06   https://www.yybnet.net/

胶东地方有句老话:“三春不如一秋忙。”意思是说,到了秋上,地里的庄稼和菜蔬都得抢着往家收。单说庄稼吧,平原一带的人家,不光是苞米,还有大片的谷子、高粱(胶东人习称胡秫)、大豆待收;山区人家除了苞米、谷子和高粱,还会种些地瓜、花生等经济作物。

谷子、高粱曾是胶东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据1994年版《烟台市志》记载,谷子“境内历来多有种植,1900~1949年间播种面积均在150万亩左右……”而高粱“境内种植历史悠久,曾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位于小麦、大豆、谷子之下。1933年种植面积123万亩……1945年种植面积160万亩……”可见,谷子和高粱在胶东农业生产中占据过重要位置。

俗语说,“处暑三天见谷茬”。意思是说,处暑前后,正是谷子成熟的季节,这时节,种谷人家要到泊里去“找谷”(龙口方言,收谷的意思)。种植多的人家,将谷子拔(或割)倒,然后用菜刀往下磕,边磕边将谷穗放进小筲,再装进麻袋;种得少的则用剪刀剪。谷秸就撂在泊里晒。当年农家种谷的意图,一来,用谷(龙口方言读作gǎn)草充当牲口的精饲料。每年秋上,牲口下田出力时,必须喂精饲料,让牲口长长膘。二来,闺女出门子(即出嫁)时,离不了用谷糠来楦脰枕(即枕头)。

相比之下,高粱收获期比谷子稍迟。待红红的高粱压弯了腰,乡人就得赶紧去地里磕高粱。磕高粱得用磕刀,此刀为单刃、方形、带双孔,有绳穿越双孔系住刀片。用时,将其套在手上,灵活方便。但见农人站在青纱帐中,一手扳着高粱穗,一手用磕刀往下磕,动作娴熟而优雅。磕下的高粱穗,有的用胡秸捆成个儿,用扁担往回挑;有的用麻袋运到地头,倒进驮篓,搭在牲口架子上,让牲口往家驮;还有的在小推车左右及后面各绑一只偏篓,用小车往家运。

收割的高粱穗、谷穗搬回家,要堆在场院上集中晾晒。打场时,须用花砘(亦称箭砘,六棱形的圆椎体,棱间有反向槽沟,多用于小麦、大豆、高粱等脱粒)将胡秫米和谷粒脱下来。不过,谷若打不净,尚可用棒棍(打场器具,木质,圆柱状,带把的一端较细,便于手握,另一端粗大,便于击打时着地)将谷穗敲打一番,习称“揽谷”。打下来的谷带壳入仓,据说,这样的谷子能存放多年,以作备荒粮食。打场后收获的谷米、胡秫米,农家一般用条编的粮囤盛装,上面用高粱篾编的折子层层叠绕,也有人家放进躺箱等家具储存。

吃米前,农人对谷米、胡秫米的处理方法,也各有千秋。谷子,须上碾掐去外壳,称小米,富裕人家用风车将米粒中的谷糠等吹出来,一般人家只用簸箕搧出来。而高粱穗经脱粒后,外壳虽去掉,但仍带着一层皮,吃米时,需要将高粱粒用水浸泡,再上碾轧,去掉这层外皮。若是吃米少,则用水浸泡,放进石臼里捣即可。

旧时的胶东,有一句口口相传的老农谚:“干打胡秫湿打谷”。笔者特意找几位乡间耄耋老人询问,终于搞懂这句农谚的含义。原来,在高粱和谷子打场之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不可随意为之。胡秫打场时,其穗必须干透,否则,脱粒的同时,也将壳打下来,造成粒中带壳,不好处理。而打谷时,最好捎湿打,这样,谷粒脱得干净利索。否则,谷穗上的小枝杈也随着打下来,成了打场人的一道难题。

干打胡秫湿打谷,这可是胶东农家千百年来摸索出的一套经验。谁若不按这个理儿来打场,就不算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好把式。

连永升

新闻推荐

燃油费下月或将上涨, 5号前购机票可省点燃油费

本报讯(通讯员王克胜YM 记者耿晶)记者从烟台国际机场了解到,下个月航空燃油附加费很有可能进行调整,市民宜及早购票,避免燃油附加费上涨带来出行费用增加。...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八路军武装保秋收2012-08-29 00:06
猜你喜欢:
评论:(干打胡秫湿打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