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魏文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咏物诗《蝉》中的后两句,也是书法名家吴元利对烟台晚报的祝福和期望。
作为土生土长的烟台人,吴元利与烟台晚报有着不解的情缘,报头那四个字就出自他之手。虽说吴元利现在已定居江苏南京,却也时刻在关注着烟台晚报的发展变化,“我平常会不定期的上网看电子版的烟台晚报,每年回到老家也总要翻翻看家乡的报纸,感觉很亲切。”正因为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家乡情结,当被邀请为烟台晚报20周年报庆题字时,吴元利欣然答应。
“刚开始想到了好多主题,比如光辉历程、硕果累累之类的,但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些四字词语太单薄了,难以涵盖烟台晚报20年的变迁,也难以表达我对家乡媒体的祝福。”在排除了诸多想法之后,吴元利忽然就想到了虞世南的这两句诗,“‘藉\’本是通假字,为了更加鲜明有力地表示对晚报的祝福,所以直接采用了现在通用的‘借\’字。”
这首诗本是写蝉的,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最后两句一语双关,喻示不凭借外力,而是靠本身的实力来传播自己的声音。吴元利解释说,烟台晚报这20年的辉煌,正是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创造的成果,是凭借自身实力踏踏实实打造出来的品牌,极富地方特色又适合当地百姓阅读。
“烟台晚报不仅仅是一张薄薄的纸张,她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告知新闻的同时也向读者传达着各种理念,包括文化的、生活的以及自身的办报理念等等。”吴元利说,这两句诗相比于那些传统的词语更有韵味更有内涵,希望烟台晚报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同时一如既往地坚持传承各种文化理念,向读者奉献更多有深度有内涵的精彩内容。吴元利坦言,“其实,作为一个搞书法创作的人来说,与烟台晚报的发展也是同一个道理,不光是写写字,而是不断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大家呈现更多的雅俗共赏的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由芝罘区政协委员王惠正举办的寰球书画艺术展,将于31号上午在南大街烟台文化艺术中心展览厅(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为期一周,将展出书画作品120...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