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一晃而过,云南拾荒女魏晓丹要返回烟台了。
昨天一早,魏晓丹在家中默默地收拾着行装,父亲魏学强则在一旁看着,眼中充满了不舍。
临走的前一天,魏晓丹有一个想法,她想带着父亲一起回烟台。“我住的地方虽然小,但比父亲每天在村子里孤零零一个人总要好。”魏晓丹说,以前没活干时常常失眠,脑子里不停地想问题,想明天咋过,以后咋办?
魏晓丹说,她不知道自己和老公辛苦的打工之路以后会怎么样。这几年,因为供养两个孩子,没有一点积蓄。“但我感觉,只要在烟台就有机会,梦想就有可能实现。”魏晓丹眼中闪出一丝亮光。“不行,父亲在村里有低保,因为曾经当过兵,每年还有一些补助,现在我带走他根本没有能力照顾。”此时的魏晓丹内心,就和她的语言一样,纷乱复杂。
魏学强得知女儿这个想法,挺了挺腰杆子说;“我在这儿,等你再回来看我,我不想去拖累你们。”
得知姐姐即将离去,魏老五非常难过,因为在他心目中,幼年时,姐姐就像妈妈一样照顾他。“姐,你不要走。”他拉着魏晓丹的胳膊。“等孩子们开始工作了,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那时我再回来看你们。”三人抱头痛哭。
一行人来到车站,弟弟魏老五和父亲魏学强泪流满面。隔着车窗,魏晓丹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我会再回来的,一定。”
车慢慢启动,魏晓丹再次离开了这个曾经阔别20年家。
一路上,魏晓丹沉默不语,她紧紧地盯着窗外,仿佛要把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这次离家,我是为了能再回家。”她说。
本报对云南拾荒女的报道受到烟台各界关注,记者昨天接到一个来自牟平的电话。电话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表示,希望资助魏晓丹的两个孩子,一直到念完大学。
新闻推荐
YMG记者邹春霞于明君通讯员仪明刚从4月2日开始,烟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30多个监测点对发热性疾病患者进行监测,YMG记者昨天和市卫生局李树文副局长“...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