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于杨)“月薪3000—5000,招服务生免押金包吃住。”这是5月21日刊登在赶集网上的一条招聘信息,上面显示招聘方是烟台市开发区新时代酒店。但该酒店根本就没有发过此类招聘信息。谁在冒充酒店发布信息?记者联系了酒店人力资源部专员付宇,商议以应聘者的身份一探对方究竟。
没见到考官就被告知“通过面试”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化名“小张”拨通了在赶集网上署名为“李部长”的电话:18221543***。手机上显示该号码是上海的号段。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子,待说明应聘来意后,“李部长”先是询问应聘的岗位,又以岗位特殊要“面试”为由,让“小张”赶往开发区酒店。“到了酒店之后再联系,会有工作人员接待。”“李部长”说完后便匆忙挂了电话。为了试探真伪,记者并没有前往酒店,半个小时后再次拨通“李部长”电话,称已到达酒店,并在大厅等候。对方简单问了记者的衣着特征,并称“到酒店门口等专人接待,如果七八分钟还未有人上前搭话,再联系”。真的会有人出现么?记者将情况转告给提前联系好的酒店工作人员付宇,付宇立即与保安联系,准备伺机将冒名者拿下。但是等了将近十分钟,也未有可疑人士出现。“不会有人出现接待你的。”付宇告诉记者,根据之前掌握的情况,每次均无所谓的“面试者”出现,一切交流都是通过电话进行的。记者随后再次拨通了“李部长”的电话,她称“工作人员已经在楼下看见你了,已经对你进行了简单面试,外形符合我们的工作条件”。
对方以配备手机名义骗钱
在记者表示愿意前往工作时,“李部长”终于进入了正题。先是语速极快地介绍了一下工作的时间段、薪水和提成,又提到配备工作服和手机的问题。“手机由单位配备,但是需要你自己充值,先去买四张移动的充值卡、准备好身份证等证件再联系我。”“李部长”再次发出指示。半个小时后,记者表示充值卡已经买好,对方要求提供充值卡的密码,称要提前给手机充值,上班报到时就可直接领回去。骗局到此才显出真容,记者随即揭穿对方,说刚才已经询问过酒店工作人员,酒店并没有招聘员工。听闻记者此言,“李部长”声调突然提高,说:“我们是上海总部,他们工作人员不知道很正常”。当记者要求当面进行交谈时,便被对方挂断了电话。
酒店已联系网站删除虚假信息
负责该酒店人事招聘工作的付宇告诉记者,他们酒店从未隶属过上海公司,从经营到员工招聘都有专门的企业部门进行负责。“如果有招聘,也是通过人才市场、院校或者报纸,网络招聘很少用。”付宇说。事后,该酒店积极联系了发布该信息的网站。昨天下午,该虚假招聘信息已被删除。
记者调查发现,冒用正规公司的名义进行招聘并不是个案。因为方便、快捷,现如今通过网络进行应聘已经成了多数求职者的选择,但是利用招聘的幌子而行骗者也是大有人在。一些骗子冒用知名公司在校园网和大学生求职类网站上刊登招聘信息,向学生收取押金、材料费等。就该公司被冒名发布信息的情况,本报热线律师建议公司发现被冒名后,应在第一时间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或者其他公开渠道作一个声明,声明公司并未刊登相应招聘信息,并提醒用户当心,以避免法律风险。作为应聘者,为避免上当,应提高警惕,并尽量前往应聘公司实地询问或者经公司官网核实招聘信息,发现招工诈骗后应及时报警。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单伟伟)昨日,第六届“山东省慈善事业好新闻奖”揭晓,本报刊发YMG记者刘晓阳稿件《许振珊:义工精神融到血液里》获得文字类新闻一等...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