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传举敬湖)昨天,记者来到老烟台街巷之一的广仁路上,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经过“修旧如旧”,依然保持着烟台开埠时期的建筑风格,过去的小洋楼,如今变成了餐馆、酒吧、休闲茶庄、红酒酒庄等一系列特色经营商户,成为芝罘北部沿海的一道靓丽风景。目前,该路正创建国家3A级景区。
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去年,芝罘区滨海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9.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高于全区第三产业增长率4个百分点。近年来,以“休闲芝罘”旅游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我区依托“滨海一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区旅游业发展加快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把发展海上旅游作为加快全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加快海上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海上旅游设施建设、优化滨海旅游发展环境,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芝罘形成“一心三带”格局
作为烟台的中心区,芝罘区拥有55公里黄金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6个,陆地北端的芝罘岛为全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岛岸与陆岸北南对峙,中间水面广阔、波流缓稳的浅海区,滩涂广阔,为滨海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国著名的海珍品基地和亚洲国际葡萄酒城,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海珍品蜚声中外,为旅游休闲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此外,开埠文化、海防文化、商业文化、民族工业和民俗文化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给滨海旅游产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烟台市提出了“滨海一线”旅游整合开发工作思路,我区相继启动了烟台山朝阳街区、所城等区片改造工作,这为我区滨海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为了抢抓滨海旅游发展先机,滨海一线蓝色旅游发展带与中央游憩核心区、夹河滨水绿色旅游发展带、大南山生态旅游发展带一道纳入芝罘区“一心三带”旅游发展布局,重点围绕月亮湾、烟台山、烟台港、芝罘岛、崆峒岛等五大组团,挖掘城区历史文化资源,瞄准高端度假旅游市场,开通芝罘湾至养马岛、长岛等航线,启动崆峒岛环岛游,培育以海滨休闲度假、海洋观光、海上健身运动、游艇与邮轮、海岛与海洋文化体验、海洋食品养生、自驾车营地等为代表的海上休闲旅游产品,配套餐饮购物、体验住宿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丰富海上游产品供给格局。
首届休闲文化节即将举办
依托葡萄酒、海产品等特产优势,区旅游局推动土特产商场建设,深度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与旅游大世界等单位合作,旺季启动海鲜大排档,提高旅游综合效益。目前,我区开通了至长岛的海上观光旅游专线,广仁路开埠文化旅游区启动国家3A级景区建设,崆峒岛、芝罘岛旅游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
今年,区旅游局将举办首届城市休闲文化节,通过沙滩体育节、夜间消夏休闲汇等五大板块二十余项文娱活动,展示我区海洋资源和滨海风情,推动滨海一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活跃广大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区旅游局还将借助芝罘至长岛旅游航线开通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加快“滨海一线”和芝罘临港蓝色国际新城建设,促进海上旅游实现新发展,重点加快夹河国际旅游度假区、芝罘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崆峒岛旅游开发和烟台山朝阳街区片改造等项目建设,改造升级海上旅游码头,点线结合、以点带面,聚集蓝色旅游发展新优势。
出版发行《走进芝罘》
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我区提出了“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旅游工作的原则、重点和机制,指明了旅游业发展方向。
区旅游局以此为契机,相继开展了旅游产业调研,出版发行旅游宣传用书《走进芝罘》,推动休闲行业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其中,《走进芝罘》一书是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芝罘区旅游局牵头,历经一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专业用书。《走进芝罘》分为区划变迁、史迹留存、老街旧巷、岸岛景观、庙宇教堂、博物展馆、民俗风情、食在芝罘、今日芝罘和旅游指南等10个篇章,共计4万余字、100多幅照片。《走进芝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示出芝罘的各个侧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孟宪臣通讯员孙伟东)昨天,烟台检验检疫部门披露证实,烟台粉丝企业山东健源食品有限公司已顺利获得粉丝行业首张欧盟BRC认证证书,为烟台市首家。...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