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MG记者邹春霞摄影报道
这是一片被“圈”住的海岸。沿海港医院直行,经过桥洞,行至一条东西路尽头,风中只闻腥臭味儿,未见直通海滩的道路。昨天上午,记者和同行的九三学社烟台市委副主委于党辰、秘书长张桂德、烟台生态学博士吴晓菁下车后几经打听,步行从一个废品收购站边的狭窄土路穿过,才寻至幸福八村的这片海岸。
“牡蛎壳山”熏臭沙滩
一条土路,两侧水泥平房,摞得房顶一样高的浮漂,散发着腥味儿的扇贝壳。在塑料布围成的简易大棚里、院墙外的空地上,戴着花头巾的妇女们正在剥牡蛎肉。
上午9点,在附近一渔民家打工的小王正光着脚丫儿站在一处平整点的石头上晒鞋垫儿。他背后的海里是乱石围出的一片鱼池,数排红顶平房、一栋二层小楼就建在用碎石垫出的平台上。“这块儿是用来给渔船靠岸用的。”小王说,他来自河南,每个月在这儿打工能挣三四千块钱:“本地妇女大多都在这儿打工,还有很多外地租房的在这儿包海搞养殖。”
海水的冲洗下,海沙下面一片白花花的贝壳浮出来,踏浪的想法被吓退。“附近这些蛤皮什么的都往这儿堆吗?”“不往这堆往哪拉?往外运得花多少钱?都是直接就近倒在海边的。”小王瞅了记者一眼:“海水一冲就干净了,再说,海水不就这味吗!”
像市区以海为生的渔民一样,祖辈生活在幸福海域的村民们,大多以养殖海鲜及加工海产品为生,而生产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沿习下来的“就近倾倒”传统,在幸福海边,高达4米多,面积数百平米的“牡蛎壳山”已是司空见惯的景观。
放眼望去,芝罘岛的翠岱还在东侧伫立,开发区那林立的楼群也成天空上美丽的剪影,独独将幸福海岸夹在中间,这一段黄金海岸,显得那样破败和原始。
建筑垃圾“铺”向海面
如果说腥臭味儿是“海”所特有的味道,放眼幸福海岸线,却超出了考察人员的想象:绵延的海岸上,建筑垃圾的规模日益增大,最近的距离海岸线不足20米,各类碎石烂瓦直“铺”向海面。
真是应有尽有:砖头、碎石、碎玻璃、石棉网,石块大的有1米多高、半米多宽。有些地方石块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人多高、四五米宽的石墙。靠海最近的一处明显“新鲜”。“这事儿太常见了,几年前就有人往这儿倒,前一阵儿还有往这儿卸的。”幸福八村居民赵先生正领着老伴儿在海边遛达:“以前这儿真干净,经常过来游泳,这两年不行了,海水下面石头多,怕割着脚。”这些建筑垃圾山不知道啥时“冒”出来的,就连附近居民盖完房以后也“自觉”地把废料运到这里。“这些废料越积越多,已经很难处理了。”附近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与如今开发区金沙滩的沙子相比,幸福海边的沙子并不差。幸福海边的破坏大约是从2005—2006年开始,可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幸福海边竟成了藏污纳垢的垃圾场。
违章建筑“蚕食”海防林
离岸边30来米远,就是海防林,这片幸福八村的天然屏障如今正遭受违章建筑的“蚕食”。绿色的海防林里面,乱搭乱建,开小菜园、建旱厕现象也比较常见。
考察组一行人员沿海防林的一处“豁口”进去,里面竟然有成片的瓦房。这些房子大多是砖混结构的,房顶上一个个的小烟囱,院子里堆着成堆的柴火、浮漂以及渔具,院墙外用栅栏隔开一块块儿的小开荒,里面种着葱、生菜等蔬菜。菜园旁边就是一处旱厕,没有任何处理管道,迎风臭千里。“这房子谁建的?”“这房子一般人敢建吗?”正在挖野菜的一位大姨欲说还止:“这都好几年的事儿了,建好了再租给外来包海的人。”
这些建在防护林里的房主到底是谁,现场无法印证。那么,幸福八村海边的防护林里建的是不是违章建筑?相关执法部门是否知晓此事?记者昨天下午又电话采访了烟台市规划执法支队芝罘区执法大队的负责人。“海防林里面建房是不允许的,建了我们规划部门也不会批的。”该负责人称,幸福八村防护林里面的违章建筑在2006年就进行过整治。”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记者反映属实,将于近日再赴现场对违建情况进行处理。
新闻推荐
烟台市启动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历时一个月,重点开展五项行动,从严从快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YMG记者任雪娜最近,“潍坊毒生姜”、“滨州假羊肉”、“无锡老鼠肉冒充羊肉”等问题接连曝光,虽然都跟烟台不沾边,但也让中国食品名城烟台绷紧了“食品安...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