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老于帮办进社区”活动第89站来到芝罘区白石街道办事处新海阳社区,倾听居民的烦心事,为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查体,并解答法律方面的困惑。从上午9点到11点,累计接待市民79人次,截至目前,6成以上问题得到解决。
冷藏厂建楼下,楼上居民苦不堪言
大海阳路76号楼下原本是个地下停车场,几年前,有人把这里改建成了冷藏厂。自从这个冷藏厂在这里落户,周围的居民就没有安生过。1日上午,市民陈女士就和十几位邻居一起来到现场,纷纷向“老于”诉苦。
据陈女士介绍,这个冷藏厂主要用来储藏海产品,每到有货物出入,这里的气味异常难闻。尤其是夏季,海产品刺鼻的腥臭味格外浓烈,居民大热天都不敢开窗。
噪音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冷藏厂压缩机的轰鸣声彻夜不停,让人难以入眠。据一位居民介绍,这两年,每年都有一些参加中高考的考生,但冷藏厂的噪音让这些考生和家长无法正常休息,为了让孩子有个安静的环境,有的家长不得不带着孩子离开自己的家。
最让大家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附近居民经了解得知,这家冷藏厂采用的是“氟利昂”制冷,很容易引起爆炸。
今年6月,这家建在居民楼下的冷藏厂经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要求其立即关停。但停了几天之后,他们又开始生产了。“国家有明确规定,冷藏厂不允许建在居民楼下,为什么这家冷藏厂能在这里安家?”76号楼的居民提出了质疑。
老房房顶漏水,居民期盼尽快“查漏”
房子以前好好的,但经过“平改坡”后,房顶反而开始漏雨了。当天有多位市民来现场求助“老于”,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帮他们修缮老房,解决漏雨之苦。
林先生家住新海阳西街21号楼,2008年,房管部门对他家所在的小区进行了整修,小区内的楼房全部“平改坡”。改造完成后的第二年,林先生和邻居家的房顶就开始漏水。今年夏天,烟台的雨水格外多,连续几场大雨让林先生和邻居家多次遭遇“洪灾”。
林先生说,他家的房子以前从来不漏水,是“平改坡”工程之后才出现问题,他感觉是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防水层。为此,他和邻居多次找到房管部门,通伸房管处也多次派人上门查看,并且安排施工人员维修,但每次都是简单地用沥青将房顶的裂缝刷几遍就走了,事后房子该漏还是漏。“这事拖了好几年了,到底啥时候是个头!”林先生希望房管部门能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真正找到漏水的原因。梁女士家住新海阳西街75号楼,她也遇到了跟林先生类似的问题。另外,梁女士家楼前的几棵高大的杨树也给她和邻居带来很多烦恼。这些杨树枝繁叶茂,树枝经常拍打居民的窗户,尤其是刮风的时候。梁女士希望园林林部门能帮修剪一下。YMG记者正在联系房管、园林等部门,希望尽快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抽油烟机坏了,都来找“老于”
昨天的“老于帮办进社区”活动现场,不仅得到辖区居民关注,还吸引了其他社区的市民前来求助。
朱先生家住幸福里,当天上午,他带着自己的座钟来到现场。他的座钟以前很好,但从今年以来,就不“打响”了,他希望通过“老于”找人帮自己修理一下。家住西大街的周先生有个落地钟最近也坏了,此外家里的抽油烟机也不太好用了,他也希望“老于”找人帮修理一下。
对于市民的这些求助信息,记者联系了“老于帮办”栏目帮办员,77岁的“社区雷锋”孙德荣老人。孙德荣老人擅长维修钟表、缝纫机和各种电器。自从成为“老于帮办”帮办员以来,他已累计为近千名市民维修了2000多件物品,对于残疾人和一些困难家庭,孙大叔都是分文不取。2013年,孙大叔为市民修理缝纫机、钟表、油烟机、收音机及其它各类小家电600多件,其中近1/3都是免费服务。孙大叔表示,他愿意择日上门为这些市民提供帮助。
当天上午的活动现场,累计接待求助市民79人次。市民提出的这些问题,目前已有6成以上得到解决。其他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YMG 记者正在抓紧联系各相关部门,争取早日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新闻推荐
看您在中国院子的家如此温馨, 中国院子一期已封顶,实景样板房已开放,项目开盘即热销逾500余套,明年此时您就可以拎包入住,在家里泡着温泉欣赏着昆嵛美景,将身心在
YMG记者刘晖摄影报道“中国院子样板间开放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天境昆嵛·中国院子12月1日盛大开盘后,这个建在国家自然保护区昆嵛山上的养生家,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热点...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