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王轶通讯员福基
本报讯去年以来,一种叫“电贸通”的项目走进公众视野,这个项目自称“无本生利”,迅速吸引全国21万会员加入。在烟台,该项目仅用半年时间就吸纳80多名会员,涉案金额100余万元。警方介绍,“电贸通”实际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销手段。
打开“电贸通”网站,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与普通购物网站没什么区别。“电贸通”网站介绍,“电贸通”是忠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项目,它的全称是“电子商务贸易通路”,是企业或个人从事或参与电子商务的一种渠道或者工具。“电贸通”项目自称可以“无本生利”,能让没有经验、背景、学历、产品、技术的人做到月薪上万!
记者从芝罘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了解到,“电贸通”传销组织是盘踞在广东地区的特大网络传销组织。自2009年以来,以郭某、崔某为首的传销团伙先后以“数贸柜”“商户宝”“认证通”等传销项目在全国26个省(直辖市)的82个大中城市从事传销活动。
自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电贸通”烟台地区负责人林某及骨干康某某、于某某以烟台朗跃数贸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依托,在烟台市芝罘区发展“电贸通”金牌经销商。群众在交费成为金牌经销商后,获得发展下线的资格,并按照参加者加入的先后顺序形成层级关系,以发展下线的人数和销售业绩,按经销商级别层层提成。民警介绍,“电贸通”会员发展下线将获得高额返利,这成为会员发展下线的动力。半年时间,“电贸通”在烟台发展下线80余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康某某是林某在烟台发展的直接下线,负责为林某和于某某夫妇组织人员到公司听课,继而发展自己的下线。警方查明,康某某发展的下线达到7个层级,共33人。
芝罘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电贸通”传销活动是犯罪嫌疑人精心设计的一套传销“游戏”,它不仅披上了“电子商务”“网络购销”外衣,还利用“分销”“直销”等概念混淆群众的视听,并以高额的回报吸引会员加入,以各类“奖金制度”刺激加入者发展下线。据初步统计,到2013年8月20日“电贸通”被彻底查处时,该组织发展的下线会员超过21万。
记者从芝罘警方得到消息,近年来他们侦破的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案总额达1.32亿元,受害者超过689人。警方提醒
骗子公司往往有四种嘴脸,一是精心打造“华丽”的外表。骗子也有合法营业执照,并在一些知名大厦租用办公场所,定期组织投资人参观游玩,组织所谓的专家讲座;二是深入社区或街头展开强势宣传或试用活动,提高公司知名度;三是善打“时间差”,以备卷款潜逃;四是以高额的回报诱惑投资者加入,然后再以高额违约金来进行制约,使投资者一般不敢提前解除合同。
新闻推荐
12月9日,烟台市莱山区政府投入437万元为莱山区消防大队采购德国曼城市主战消防车和斯堪尼亚抢险救援车抵达营区。两位“新战友”的到来,进一步充实了...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