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日,市委召开全市科学发展观摩会,全面梳理前三季度烟台市改革发展状况,并对打赢全年改革发展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过去的近一年时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解放思想、科学应对,全市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烟台市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小压力,产业结构调整还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还任重道远,项目建设还需提速发力,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尚有差距,干部作风还需不断转变。面对这样的现实和提高永续发展能力的紧迫任务,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毫不放松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打造转调发展“烟台版”。唯有此,才能在改革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造转调发展“烟台版”,要靠产业引领。产业兴,则烟台兴;产业强,则烟台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推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是保持区域经济快速、协调、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就烟台来说,虽是工业大市,但与先进地区和转调发展的需要相比,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层次水平都还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要加快推动工业由“做大”到“做强”转变,深入实施“5510”工程,以工业经济的率先转调挺起全市转调发展的“脊梁”。服务业是烟台市的“短板”,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快推动服务业由“短板”到“亮点”转变,多措并举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增长提质、比重提高。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要继续探索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推进农业生产精细化,提高农产品品牌化,实现农业生产高效化,千方百计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打造转调发展“烟台版”,要靠创新驱动。创新出活力,创新也是动力,实践告诉我们,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繁荣发展的局面。在经济变革中,创新处于核心地位,只有点燃创新驱动引擎,把创新驱动的源头活水引入转调发展的广阔天地,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要突出“制造+创造”,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实现“烟台制造”向“烟台创造”转变。要突出“创业+创新”,既扶持大众创业,更鼓励万众创新,用创新之火照亮创业之路。要突出“科技+金融”,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转调发展“输血供氧”、“强筋壮骨”。要突出“实体+虚拟”,坚持“虚实结合”,充分利用烟台市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通过对市场、用户、产品以及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做强实体、做活虚拟、做好转调”。
打造转调发展“烟台版”,要靠园区支撑。经济园区是实现转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倾注更多精力,聚集更多资源,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要坚持“举全市之力抓园区”的体制、政策安排,真正在思想上高看园区一眼、在行动上厚爱园区一层,要狠抓大载体、大高地,把建设东部新区摆到全市“一号工程”位置,全力突破、全面突破,继续保持和放大国家级园区在体制机制上的优势,释放特色园区活力,种好转调发展的“示范田”和“责任田”,构建功能互补、辐射有力、更具活力的园区经济新格局。
新闻推荐
烟台知识产权, 烟台专利周17日启动, 一大批专利项目集中展示交易
本报讯(通讯员张晓永李继源YMG记者李仁)昨日,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以“聚焦企业需求,服务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烟台)专利周活动将于11月17日至2...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