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8日讯(记者孙淑玉通讯员张国杰)孕期超声检查中发现女儿左手大拇指处长了东西,不忍放弃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市民陈女士坚持生下孩子。却不想,小女儿水清一出生拇指处就长了个肉瘤。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小水清来到烟台山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治疗,40分钟的手术顺利为其切除血管瘤。而小水清也是目前为止烟台山医院骨科手术史上最小的患者。
8月5日,水清和她的孪生姐姐一起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小水清一出生,左手大拇指处便多出了一处葡萄状的肉瘤。
出生后不到一周,水清手上的肉瘤开始变色,由肉色变成了暗紫色,像个葡萄一样,只要稍微碰一下,她就忍不住疼得哇哇大哭。
8月22日,水清的家长抱着她来到了烟台山医院,找到了骨肿瘤科主任邹本国,邹本国初步判断长在水清左手上的可能是血管瘤。“皮肤之所以变成了暗紫色,应该是里面出现了内出血的现象,现在的长度已经接近5厘米,跟她的手掌差不多大,如果再等下去的话,拇指会有感染、坏死的危险,必须尽早手术!”邹本国说,“只有18天的婴儿做这个手术还是第一次,在我们医院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在骨科手术史上,并无前例。”
“麻醉的问题也是孩子家长最担心的,为这么小的孩子实施全麻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邹本国说,为最大程度减轻对孩子的伤害,骨肿瘤科和麻醉科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为小水清专门制定了最安全、有效的局麻方案。
8月23日,水清作为首位患者被推进手术室。40分钟后,在骨肿瘤科、小儿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等多科室的配合下,小水清顺利结束手术。术中的病理检查也印证了邹本国此前的诊断,小水清长得仅仅是个血管瘤,后续恢复情况良好。
术中缝合过程中,邹本国反复观察,确认切口大小适宜,不会造成二次伤害,才松了口气。
术后第二天,小水清疼痛感减轻,逐渐减少了哭闹,进食量大增,体重也慢慢长了上来。再过3天左右水清就可以出院和家人团聚了。
新闻推荐
烟台开启“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整治首日,16名司机“吃”罚单
本报8月31日讯(记者柳斌通讯员曹杰李娜)为了引导驾驶员主动礼让行人,近日,烟台交警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整治活动。8月31日,交警部门在市区选取几个典型路口,开展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