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城市,我们习惯了快走,停下来读城,别有一番风景。寻味历史老街区,我们首站走进奇山所城。这里铺就了烟台的城市根基。600年来,一座滨海之城沿着所城的根脉四面伸展开来,茁壮成长,名扬海内外。时至今日,所城似乎已被我们渐渐遗忘,孤独地守望着一城的繁华。
编者按
3年前的7月,烟台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烟台建设翻开新篇章。3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瞩目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鲜明烟台特色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区成了最好的写照。今起,本报推出“寻味历史老街区”系列报道,重走所城里、朝阳街、广仁路、虹口路、宫家岛等历史文化街区,探访老街区的保护开发利用现状,并就如何活化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探讨,让沉睡的历史讲述城市的变迁。
旧街巷里寻旧城
南门里大街4号,一处中西合璧的清末民初胶东院落。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照壁,半圆形的外窗,砖瓦墙壁间诉说着历史的过往。这里是74岁老人刘正中的住所。土生土长在所城,他对于这里的时代变迁依然记忆犹新。“小时候,所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楼子还在,街道是石板铺的,老百姓家多是两进院,院落宽敞整齐,街门大都开在胡同里。”刘正中说。经数百年风霜刻画,所城的城池原貌今已不在,但保留至今的部分街巷名和古城墙遗址,仍依稀可辨明清卫所城池的风范,依然能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体味出它的重要价值。所城西北角有处不起眼的古城墙遗址,内嵌着石碑,镌刻着奇山所的过去,也书写了这座城市的源起。石碑这样写道,“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东西长330米,南北宽270米,四面原有城墙围合,四向设城门。奇山所系为防倭寇海患而建……”。烟台市奇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春钺告诉记者,奇山所城是一座典型的兵营。以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为轴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大街,将所城分成四块区域。西北是千户所衙门所在地。西南是粮仓伙房,东北是兵营、马棚、眷属们居住的地方。史至清朝顺治十二年,奇山卫所建制被废除。“军地变民居后,原所城张、刘、安、傅等姓千户后裔人口大增,开始在城内外大兴土木建造民宅,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落相继落成。”张春钺说,随后,奇山所城城里划分为四个村,即东门村、西门村、南门村、北门村,城周围附近又先后建立起大海阳、中海阳、小海阳、仓浦村、世和村、西南村、上夼、所东庄和西南关等村庄,统称“十三村”。由此,烟台这座城市的雏形基本奠定。600年来,这座城沿着所城的根脉四面伸展开来。
“遗忘”于繁华闹市
90岁高龄的刘树厚老人,从所城搬出20多年了。前几年腿脚灵便时,他常回所城街巷转转,儿时嬉戏的场景还时常浮现眼前。但去年以来就没再回来过。搬出所城,这已成了今天多数原住户的选择。在所城街巷采访,记者很少遇到老住户,一打听多是外来租房的,有的是在市场摆摊的,有的是收破烂的。这里便宜的房租,使其成为中心城市闹市区外来流动人口的较大聚集区。芝罘区向阳街道所城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城里的平房有1200户,常住居民仅300户,有条件的都走了,七成以上都是承租户。这里的一间平房,月租150元左右,配套好点的300元。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他们日常的主要工作。走进所城里街巷内部,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木头、碎屑杂物堆,街巷里还有拦道搭建的板房。一年四季入旱厕,冬季烧煤取暖,这里的居住条件仍保留在改革开放之前。与混杂的居住相比,所城里的商业主要沿所城大街两侧布局,有美发店、推拿店、酒吧、医疗器械店等,虽然格局规整,但业态杂乱。昨日恰逢周末,与所城里一街之隔的万达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所城街巷显得有些落寞,仿佛已被历史遗忘。小时候曾在城西宣化门下读书的张春钺,对于这座老城的过往,曾无比自豪,“从所城四村到周边十三村,这里是烟台的根”。时至今日,对于所城的未来,他有些着急和担忧,“历史街区不能自由放纵,期待尽早启动保护性开发”。
所城未来向哪走
来到所城刘子琇故居,记者恰遇有施工人员对老建筑进行修缮。
刘子琇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1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建筑。建筑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整体布局紧凑合理、材料使用考究精良。记者了解到,本次整体修缮工作预计7月底前完成。其实,近年来烟台市一直致力于所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提升工作,由国内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领域顶尖专家、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领衔编制的烟台市朝阳街、奇山所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规划方案已于2013年2月经市政府批复。烟台市还组建了烟台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街区创意策划方案和修建性详规,多次进行原住居民和非居民的搬迁方案论证,还启动了烟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历史街区文化资源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对部分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修缮老建筑是做好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然而,时至今日,所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改造提升仍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必由之路,否则放得越久,包袱越重。”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李世泰指出。
所城的未来向哪走?重走老街区,这个问题成了记者心头最大的疑惑。
新闻推荐
城市的味道,在街巷。烟台的开埠风情,镌刻在广仁路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是与朝阳街一起发展起来的近代综合性城市街区,这里见证了烟台民族工商业的成...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