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由烟台市歌舞剧院精心创排的大型主题歌舞《胶东儿女》,在烟台大剧院倾情上演。市歌舞剧院创排的一部舞台艺术作品,一段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岁月,通过演员精湛的歌舞,次第呈现在观众面前。烟台大剧院演播厅里,响起一阵渔歌袅袅。随后,舞台屏幕上出现一轮弯月,一对胶东渔村儿女在渔船上享受着月夜下的甜美时光。这是抗日战争之前胶东温馨平静的生活,大海与土地养育胶东儿女。随着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胶东儿女幸福生活被打破。哀海求神之后,胶东儿女拿起武器,战旗开天,送子参军,立下胶东誓言。通过一首首歌舞剧,舞台上的胶东儿女展示了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岁月。
《胶东儿女》舞蹈统筹表示,该剧在音乐、舞美方面较去年都有很大突破,“首先,这部剧集所有声腔于一体,美声、民族、通俗唱法都包含在内,声乐演员首次以歌舞的形式演唱戏曲。”
此外,剧中10个舞蹈片段都是原创,“主体性、艺术性、专业性、观赏性是《胶东儿女》舞蹈编排遵循的四个原则,既然是讲述胶东人自己的故事,就要用家乡的舞蹈语汇,胶州大秧歌、剪纸都会体现。”年轻主演赵扬表示,如果说老演员是带着一种怀念的心态参与其中,那作为年轻人,则是怀着崇敬之情完成表演的。与以往不同,此次不仅脱稿,而且是全方位展现人物的“音画式”朗诵。
去年,《胶东儿女》在烟台大剧院上演时,烟台市歌舞剧院院长姜明就曾对记者透露,歌舞剧院正在论证反映胶东红色文化的新编剧目,争取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次与观众见面。而如今《胶东儿女》提前与烟台观众见面,如愿履约的背后,是主创团队近一年以来的反复论证、不断修改、精益求精。
“烟台院团无论是否要‘走出去\’,都应该唱本土的东西。节目可以为专业院团生存缓解一时之急,而剧目才是一个院团的灵魂所在。”姜明回忆道:“只要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精心打磨出的剧目,不但能‘多演出\’,更能‘演出去\’。而《胶东儿女》,必然唤起天南海北的烟台人对家乡的亲切感。”下一步,《胶东儿女》还将在蓬莱、牟平等地进行文艺汇演。YMG记者郭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王文通讯员臧保东摄影报道)进入暑假后,养马岛上的孩子们开始撒欢玩了,然而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暑期除了作业,便闲在家...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