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芝罘“破茧成蝶”,城市建设焕新发展, 启动胜利、白石等11个旧城区片,幸福西片区、梁家福临等42个旧居区片改造,城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7:09   https://www.yybnet.net/

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周边地区强势崛起,中心城区也面临着诸如发展空间狭窄、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对此,芝罘区审时度势提出了“以城市建设改造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全面启动实施了以旧城旧居改造和芝罘滨河、临港两个新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两旧改造、两新建设”,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合力完善产业功能布局,积极优化群众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升级、产业升级与群众幸福指数升级的良性互动,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十二五”以来,芝罘区全面启动了胜利、白石等11个旧城区片和幸福西片区、梁家福临等42个旧居区片改造,一批辐射引领型、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成功建成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引擎”。在此基础上,芝罘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创新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积极探索建立权责统一、全面覆盖、运行通畅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整个城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自此,芝罘区真正步入从住宅之城到“宜居之城、幸福之城、实力之城、靓丽之城”的焕新之旅。

“拆旧建新、以拆促建”

———全力打造都市形象“宜居之城”

“对于中心城区来说,城市拆迁改造至关重要。如果不‘拆\’,城市就没有新的发展空间,就不会有新的高层次、高质量产业项目的落地,实现产业升级、跨越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群众的住房条件就是再差也得不到改善。”芝罘区委书记高庆波多次强调,芝罘区通过旧城旧居改造,坚持以房屋拆迁为突破口,“拆”出芝罘发展的新空间,“拆”出民生事业新保障,“拆”出老百姓居住的新环境。进入“十二五”的这几年,是芝罘区城市建设规模最大、拆迁面积最大、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芝罘区坚持“拆旧建新、以拆促建”,相继启动了11个旧城区片和42个旧居区片改造,累计完成征迁面积320万平方米,开工面积突破1200万平方米,远远超出整个“十一五”的完成量,直接惠及群众2.5万户、10万人。特别是胜利、白石、幸福西片区等社会长期关注、群众期盼已久、政府运作多年的“城中村”、“棚户区”先后进行拆迁改造,大大提升了广大群众内心优越感和生活幸福感,也赢得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拥护和支持。预计到2016年,全区大规模城市建设改造结束时,在所有的“城中村”之上都将崛起一座“新城”,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将由2011年的28平方米增加至57.6平方米,比过去翻了一番,居住条件和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走进白石区片安置房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热火的建设场景,高速运转的搅拌机、罐车、泵车等工程机器不断发出阵阵轰鸣声,施工现场节奏快速而有序。据了解,白石区片安置区域E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170亩,规划建筑面积48.37万平方米,共建25栋楼,其中1栋为办公楼,其余24栋为安置住宅楼,楼层都在24到31层之间,可提供安置房3116套,户型建筑面积从65平方米到143平方米不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预计从开工建设到居民正式入住大约需要三年时间。

在施工围栏外,一位正在密切关注安置房建设情况的刘淑英老人主动凑上来表达兴奋之情:“真高兴啊,我在白石村已经住了将近40年的筒子楼,一想到马上就要搬进新楼房了,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从今年2月份安置小区开工建设以来,我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转转,我要亲眼看着新楼房盖起来。”刘淑英所在的白石区片居民楼大都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当时烟台市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住宅区。区域内居住条件比较差,多数房屋已经破旧不堪,室内阴暗潮湿,夏天雨季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基础设施配套十分落后,近一半居民冬天供不上暖气,将近30%的居民室内没有卫生间,居民生活极为不便。而且区片内大约20%的房屋属于危房,存在地面塌陷、墙体开裂、墙皮脱落现象,电线、管线、管道老化严重,难以进行局部改造,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区片内广大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快搬、快征、快建、早安置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的共同心愿。民有所呼要有所应。作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后,全市第一个由政府主导征收并主导建设的旧城改造项目,芝罘区于2013年8月30日正式启动白石区片改造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在征收工作开展两个月的时间,总交房数达到91.5%,创造了房屋征收新的“芝罘速度”。截止目前,区片总交房数已经达到2529户,占征收总任务的95.5%。同时,区片安置房建设正全力加快推进,今年9月23日,随着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在18号楼楼顶,芝罘区白石区片旧城改造项目首栋安置房封顶。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E地块规划建设的25栋安置房正加紧建设中,其中,已有5栋楼建至20层以上,11栋楼建至10层以上,施工单位正加班加点,争取春节前25栋楼全部封顶,预计2016年底全部交付使用。这块有着7000年文明根基的古老土地即将书写新的篇章。

在全面推进“城中村”建设改造的同时,芝罘区还重点在城郊区片土地开发整理方面下功夫,着力加快旧居改造步伐,力争到2015年末基本完成旧居改造任务。届时旧居改造项目开工面积将达到60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安置房开工面积达到380万平方米,新建城郊居民住房达到16000套,并在只楚、黄务、卧龙等区片建成6个过百万平方米的大型集中安置社区,为全面实现芝罘区“平房变楼房、村民变市民、村居变社区”的目标奠定基础。“城郊区片的改造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安置、迁村并居、连片开发\’的原则进行,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配套、高标准建设,确保一步到位全部达到城市化标准。”芝罘区委书记高庆波反复强调。在这样一种宏观战略思路的指引下,芝罘区城郊几大重点旧居区片改造正全面加快推进。

只楚区片按照“集中安置、连片开发”的理念,重点规划了南、中、北三大集中安置区,打破原有居民区界限,实行“撤居并点”,将原本分布零散的居民区统一安置在最适宜居住的东部山体附近。未来几年,在红旗路两侧,将形成东侧安置为主、西侧商业开发的只楚“中心商住区”,构建出宜居幸福新只楚的基本框架。目前,只楚区片12个项目中已有8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开工面积约210万平方米,主体建成150多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0余亿元。黄务区片通过“组团连片安置”构建发展新格局,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集中开发建设,将张家、刘家两个居民区迁居并点集中安置,项目总投资8.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住宅用户3200户,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区片内姜朱杜西林组团、官庄篆山组团以及套口东西南北里组团、东西北珠岩组团等项目安置房建设也已相继开工。卧龙区片改造紧紧抓住旧址拆迁和安置房建设两大关键点,坚持拆建同步、以建为主,形成建设、拆迁的良性循环。在倾力推进初家、夏家两居民区旧居改造的同时,实行整体联动,分期分批推进黄务、东林、上车门、南车门等4个居民区旧居改造,形成了推进有序、全面铺开的良好局面。目前,黄务居民区已累计建成安置房3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400户,2015年将完成整个项目建设。夏家居民区已封顶3.7万平方米,其中240套住房将于下半年进行分房。南车门居民区已先期开工建设3.7万平方米安置房,现已全部封顶,下半年还将再开工5万平方米安置房。

此外,世回尧、奇山、幸福、芝罘岛等城郊区片旧居改造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中。其中,世回尧区片的华新、鲁峰等项目安置房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区片内7个居委的房屋征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奇山区片福临夼居民区7.1万平方米安置房已经全部封顶,梁家居民区安置房建设正在土石方施工。幸福西片区搬迁安置项目居民回迁工作已基本结束,房屋征迁率达到97.4%;芝罘岛区片的崆峒岛外迁安置工程于去年11月底主体封顶后,正在加快小区内道路和绿化配套,计划2014年3月正式启动征迁工作。西口旧居改造安置房建设内外装饰及后期配套工作已基本结束,力争年内完成征迁。

“以人为本、惠民利民”

———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幸福之城”

“必须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的每一处细节,真正把群众愿不愿意、满不满意作为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准。”芝罘区委书记高庆波要求全区上下始终牢记这一理念,城市建设改造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各项工作也一定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芝罘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补偿机制、公共配套、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对此,芝罘区审时度势,提出“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坚持把实现人的城镇化作为推进城市建设改造的核心,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城市建设改造,难在征迁。面对征收区域居民情况复杂,老年人多、房困户多、危旧房多、弱势群体多的实际,芝罘区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房屋征收的准绳,将民意作为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和信号灯。每个区片的房屋征收都做了大量入户调查工作,深入细致地向老百姓宣传政府主导征收、新征收条例程序等政策规定,详细掌握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为安置房源准备、搬迁成本测算等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从评估公司的选定到征收方案的制定都重点考虑被征收人的意愿,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法律事务所从项目入手阶段即全面介入,全程参与监督征收的各个环节,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征收的公平公正。政府全程参与回迁房的规划设计,根据摸底情况和征收政策,提前设计合理的户型档,拉开档次差距,将最有利、最经济、最实用的房源和户型提供给被征收人选择。同时在房源争取过程中,不仅保证数量,更保证质量,确保被征收人搬得安心、住的舒心、过得开心。“改善被征收人的住房条件是旧城旧居改造的第一宗旨和第一要务。”芝罘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已经完成房屋征收任务的胜利区片项目将从根本上解决1700余户房困户住房困难,同时改善1800余户家庭的住房条件。正在进行征收工作的白石区片项目(G、H地块)也将为600余户房困户解困,为2000户居民提高住房面积。“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将逐步完成胜利区片、慎礼区片、喜乐酒店南地块、北马路二期、三站市场新区、幸福西片区、白石区片等10余个大型旧城改造项目或基础建设项目,将为12000户居民改善居住条件。”芝罘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障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积极优化区片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也至关重要。“十二五”以来,重点推进了中心老城区以及幸福、凤凰台、只楚等五个区片及区片间路网、管网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魁玉南路、通世路拓宽、珠玑西路、竹林路、通林路等28项道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2亿元。截至目前,已修建、改造市区道路65公里,完成十二五计划的54.2%,铺设雨水、污水等管网216公里,完成十二五计划的57.1%,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城市干道网络和管网配套体系。

芝罘区在推进旧城旧居改造的过程中,将规划和配套摆在第一位,主动聘请高水平的规划团队,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集中各方智慧做好改造规划。注重从源头上预留好社区综合办公用房、警务室、卫生服务站、学校、幼儿园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好项目改造的路网、管网、电网,完善供水、燃气、热力、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全程监管,从材料进场、建设过程到竣工验收,层层把关、量化标准,全力确保工程质量,致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美观的“百年老宅”。201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134项城建配套工程,完成投资223.1亿元,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处,基层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完全达到中心城区配套标准。实践证明,这些城建配套工程的顺利实施,不仅完善了旧城旧居区片原有的功能配套,也反过来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开发步伐。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学,幸福区片的孩子们走进了崭新的龙海小学,这所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小学,位于龙海家园A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0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4100万元,可容纳学生900名,为入住龙海家园小区和周边社区居民子女上学提供极大便利。除了龙海小学之外,从2011年以来芝罘区累计投入1.6亿元先后建成了祥和中学、鼎城小学、国粹小学、军民小学等4所中小学,投入4.8亿元的姜家疃完全中学、下曲家小学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明后年就能投入使用。此外,芝罘区还规划建设了12所学校,1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所养老服务机构,各居民区的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将实现全覆盖。芝罘区还及时将被征地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从2011年到现在,已有3万多名被征地居民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彻底解决了被征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曲伟斑杨冬冬王文)

新闻推荐

《星际穿越》明日上映

本报讯(YMG记者邵壮通讯员姜正华)今年11月,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跨越星际拯救人类,影片将于11月12日在烟台新世纪电影城百盛店及阳光壹...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芝罘“破茧成蝶”,城市建设焕新发展, 启动胜利、白石等11个旧城区片,幸福西片区、梁家福临等42个旧居区片改造,城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