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之滨昆嵛之北有座岛叫养马岛,养马岛西侧有个村庄叫中原村,中原村北面有座小山,它,就叫“小山”。小山上有一条不规则的小路,路的尽头是一座墓碑。在满山的汉白玉石碑中,那块黑色的大理石是那么的卓立不群,肃穆沉重,就如同石碑上那几个遒劲的大字———“抗日烈士杨子平永垂不朽”。
墓碑背面是杨子平的侄子杨先让亲书的碑文———“杨子平,山东牟平养马岛东中原人氏,十九岁毕业于烟台实益学馆。后任辽宁省颐中烟草公司总代理。目睹日寇侵华之野心,一九二九年秘密加入共产党,任奉天特委财务部长。一九三二年国联组织五国调查团,李顿任团长赴沈阳,子平冒险谒见团长,亲口详述日本之阴谋,不幸于一九三六年二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受尽酷刑,一言不发,判英美密探反满抗日共产党罪,当年旧历七月七日游街后枪杀,时年39岁。一九八七年八月一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同年中央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以资褒扬。”这是杨子平的“简历”,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名烈士的一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即使在其家乡也是鲜为人知,可以说,这是一位“无名”烈士。
秘密加入共产党
杨子平,出生于养马岛中原村的一个大户人家。其祖上经营船业发家,其父杨翼之在朝鲜开设布匹商号,始创“裕盛栈”。民国九年,日本统治朝鲜半岛,开始抵制中国货并增加关税。为了家族产业的发展,杨翼之派长子杨建民到哈尔滨设立工业“和聚公”油坊,后来由于日本侵略,国难当头,工厂最终也由盛至衰。即使是家族产业开始衰败,但杨子平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多大改变,在当时的村子里堪称优越。现在,他家的老房子依然还在,从其构造上足可见当年的富华,老房西侧是一条发源于村后小山上的溪流,并最终归流于村前的大海。童年的杨子平就是在山与海的怀抱中无忧无虑地成长。十四岁时,杨子平才离开这个小岛到烟台实益学馆(现烟台二中的前身)求学,十九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就业于英美所办的颐中烟草公司任司账职。由于干练诚信,杨子平被委任为总代理,设立字号“子平商行”,生意蒸蒸日上。
根据牟平区史料记载,1929年,杨子平加入共产党,他也成为牟平区最早参加共产党的革命者,加入共产党后,他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女,在之后的每天都在生与死的刀尖上生活。
冒死揭露日本人的滔天罪行
碑文中提到的五国调查团事件,也只在万斯白的《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中有详细的记录。万斯白,是一名意大利人,后来加入中国国籍,曾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亲历五国调查团事件。据记载,1932年5月9日,受国联行政院派遣,英国人李顿爵士率美、法、德、意五国代表,到哈尔滨调查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建立满洲国的问题。为了掩盖真相,欺骗国联调查团,日本人提前一个月准备,把调查团居住的饭店、会去的酒馆、可能会去的医院,都安排了密探,并伪装成各处的职员和招待。所有试图接近国联调查团或是揭露真相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被清理或枪杀。就在国联到的第一天,一名叫金谷的朝鲜小伙子试图在车站为朝鲜递交请愿书,没走出三步,就被日本宪兵抓住,并以“企图行刺”的罪名带进刑讯室,剜除眼睛,折断手臂,然后枪决。五国调查团在哈尔滨的14天时间里,共有二百多人在饭店附近被逮捕,七人被枪杀,其中大多数是无辜的路人。就在这种情况下,杨子平利用自己商人的特殊身份,伪装成银行家,潜入酒店,在饭店宴会厅里用流利的英语与李顿团长当面交谈,亲口详述日本人的侵华野心,揭露日本人的滔天罪行。调查团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一个中国人真正拥护“满洲国政府”,《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随后发表,否认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合法自卫”,承认东三省为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确认满洲国是日本违背东北人民的意愿而炮制的工具。杨子平在该事件中功不可没,也因此成为日本人痛恨的对象,他虽然没有暴露身份,但日本人由此也加强了对抗联地下党的追捕剿杀。
1987年被确认烈士身份
据1954年苏联遣返到中国东北抚顺拘留所的日本战犯筑谷章造交代,1936年,他接到部下特务科长盐冢的报告,共产党地下组织正在奉天活动,遂于4月上旬某日清晨,亲率30人在日本宪兵队的协助下,在启东烟草公司和奉天共荣中学一举逮捕了以杨子平、王殿玉为首的奉天特委及满洲省委78人。他们被关押在沈阳警察厅监狱内,日军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这期间,三人被酷刑折磨致死,一人被活埋,而这种残酷的刑讯一直持续了四个月之久。日本人最终也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杨子平、王殿玉、陈晶石、许象久四人被判死刑,于8月20日游街示众后,在奉天郊外浑河执行枪决。杨子平牺牲后并没有享受到烈士待遇,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人能证明他是为国牺牲的。一直到解放后,1956年,中央高级检察院给杨子平的后代发来通知:有一个日本战犯(筑谷章造)交待自己曾杀害了奉天特委经济部长杨子平等共产党员,他们要来了解杨子平的事迹及遗物,并让家人去当地民政厅办理烈士证明。彼时正是1956年春节前后。因怕过年勾起伤心事,杨家人并未去办理烈士证,此事也就被耽误了。而后“文化大革命”爆发,杨子平的家人被牵连受尽冤屈。1975年,杨子平的哥哥杨建民年已八十岁,抱着不为弟弟申冤昭雪死不瞑目的决心,他开始上书政府,可受当时的政治形势所迫并无人查对。当时,杨子平的侄子杨先让正执教于中央美院,为叔叔平反的接力棒也就传到了他那里。为了寻找证据,杨先让走访多省市,历经十余载,直到惊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并作出批示,终于在1987年确认了杨子平的烈士身份并颁发了烈士证。
2012年7月24日,革命烈士杨子平同志的立碑仪式在养马岛中原村小山上举行,百余名政府官员、各界群众代表和中小学生前来参加,花圈花篮布满墓碑周围,人们鱼贯到纪念碑前行礼,向这位“无名”的烈士致敬。YMG记者刘洁通讯员杨玉华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烟台首次检出蚊类携带黄病毒, 这也是山东省口岸首次检出此类病毒
本报讯(YMG实习记者郭超通讯员孙伟东)日前,烟台检验检疫局按照质检总局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和监测专项工作部署,对烟台港办公区监测点进行蚊类监测,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