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麦德姆”来袭,市区大部分路段没有出现积水,出行畅通。但是部分路段积水严重,积水没过膝盖,公交车涉水前行,这样的图片在微博和微信圈里广泛转发。记者现场调查显示,一场雨下来,主城区道路积水情况却是两重天。走访部分积水点时了解到,积水部位大多是地势低洼,且排水管道安装较早,与周边生活区不配套所致。
年年改造市区主干道无积水
昨天上午9点,记者在沿着芝罘区大马路、二马路、南大街、北马路等路段行驶,道路并无积水,车辆有序行驶。“雨虽然下得大,但在排水设施的承载范围内。”排水处设施科科长于江龙告诉记者,容易出现积水的地段都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排水泵站,积水警示系统显示,市区一些下沉通道并无积水。
芝罘区地势高地不平,很多低洼区域容易出现积水。“每年汛期巡查与平时养护过程中,防汛员都会发现新的涝洼点列入今后的整改计划。”于江龙说,自2009年开始,烟台市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改造,截至今年,已经对全市280个涝洼点位进行了改造,20余条河道进行了清淤维修。
雨污水分流也是治理城市内涝的重要措施。市区自2007年开始自东向西,逐片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截止2013年底已经完成16.4平方公里的改造,西南河、南通路、通世路以西,大海阳路以东,南大街以南,小璜山以北区片的雨污分流改造都已经完成。“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改造中,逐步淘汰老旧管网,提高烟台排水管线的整体排水能力。”于江龙说。
设施落伍永达街积水车辆熄火
昨天一早,福山区多处积水路段照片就被网友搬上了网,图片中积水没过了膝盖,车辆熄火趴窝,行人在水中艰难前行。根据福山交警微博发布的信息,严重积水路面有福海路与永达街(北五路)路口、福海路与天府街(北四路)路口,积水最深处达30厘米。“为啥受伤的总是福山?”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福山区住建局环卫处处长杨伟,他和他的400多名同事,已经从24日晚上8点开始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对于积水的原因,杨伟告诉记者,福山积水路段集中在老工业园区,那里排水管网建设较早,大概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周边排水需求,而且道路绝大部分已经硬化,失去了渗水功能。“今年年初,对城里街排水设施进行了改造,这次下雨就没有发生积水。”杨伟说,在城里街排水设施改造之后,西三路也已经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其他容易积水道路也将按照计划推进改造。雨污分流工程也将在2016年完成,届时福山将告别内涝历史。昨天下午4点,福山交警微博发布,随着雨量减弱,目前福山区城区只有福海路与永达街路口北方向、松霞路略有积水,路况进一步转好,但路面湿滑,驾车需要注意安全。
管道太细观海路上可“观海”
积水没过路沿石,直逼站牌,行人卷着裤腿等公交车,观海路莱山区汽车东站路段,被网友戏称为观海路上可“观海”。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观海路与港城东大街交叉口,积水没过车辆半个轮胎,行人都躲在路沿石上。“去年下雨这里就积水,这么宽的道路,排水设施也应该配套嘛!”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这两年来观海路这块路段,新建了好几条道路和小区,所有道路都将排水管道接入观海路。”市排水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连续降雨,观海路排水管线已经饱和,所以才造成积水。“一般停雨半个小时之内,所有的积水都可以排出去。”工作人员说,昨天下午3点,观海路上的积水逐渐褪去。
排水管网城郊设施多数已落伍
烟台市排水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容易积水的路段大多是地处低洼,或者排水管道铺设较早,难以承担后期加入的道路排水。“市区有些道路排水管道是上世界60年代建设的,那个时候排水管建设的标准也低,质量和性能也不如现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这么多年来,这些道路周边住宅增加好几倍,市民数量增加好几倍,排水量也随着增加,排水设施难以承担,这是造成积水的主要原因。YMG记者杨春娜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麦德姆”跑偏了!, 台风与烟台市擦肩而过,明天气温重回30℃
“麦德姆”跑偏了!市气象台监测发现,昨天下午台风“麦德姆”比预计的移动路径稍微偏东偏南,并未在烟台市登陆。不过昨天雨下得相当大,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150毫米...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