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母子连心”。但是,对于今年81岁高龄的韩国老太于培华来说,她已经多年没有感受到母子亲情,于培华一共生育了四子,自从2008年随三儿子来到烟台以后,她已经许久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儿子了,身边更是一个亲人都没有。昨天,于培华老人无奈之下求助于晨报,“帮我找找我的三儿子吧,给他捎个话:儿啊,你为什么不来看我一眼?”
YMG记者唐洪涛摄影报道
儿子带她来烟台,却扔下她不管
昨天上午,记者在开发区海信慧园西区见到了于培华老人,由于在烟台生活了多年,老人中国话说得挺好。于培华出生于韩国,她与第一任丈夫生育了3个儿子,丈夫去世后,用她自己的话说“又走了一步”(再嫁一次),她与第二任丈夫又生了一个儿子,第二任丈夫去世后,她开始了命苦到了极点的晚年。“第二任丈夫去世后给我留下一家酒店,虽说是酒店,只是个空壳,桌子、椅子等都没有,就是地皮值点钱,押在银行里面。”这家酒店交给了老人的三儿子宋永镇(音)经营,后来三儿子把酒店贱卖了,2008年,带着老人来到了烟台。于培华老人回忆说,来到烟台后,宋永镇在海滨小区给她租了一间房子居住,可是生活上却疏于照顾。“我花不了多少钱啊,一个月100块钱就够了……”为了生存,于培华老人不得不外出打工,2009年,一位韩国人在蓬莱一家学校食堂里承包了一个窗口,于培华便去打工,干的是刷盘子洗碗的活。可惜的是,半年后,该窗口倒闭,韩国老板走了,于培华又没有了经济来源,幸亏同在该食堂的李子辉、李秀芬夫妇将她收留。据于培华讲述,宋永镇后来在福山区买了一套别墅,并做起了买卖。“他做的买卖多了,大理石、梨苗、生鱼……后来又入股包了一条船,来往于中韩之间。可是,他做买卖大多是赔钱的,现在不回别墅住已经至少四年了。”讲述过程中,于培华取出了自己的护照、旅行证、身份证等证件,其中夹着一张宋永镇的照片,于培华将儿子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放在一起,“我儿今年58岁,属鸡。你看,他跟我一样的脸啊!”
好心人接老人回家,帮她寻亲人
时间一晃,于培华已有6年未见儿子的面,目前,她跟随李子辉、李秀芬夫妇同住在海信慧园,“我也不想走了,就跟我这闺女一块住。可是,我的儿子呢,他为什么不来看我一眼呢?”
昨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海信慧园时,李子辉、李秀芬夫妇刚刚收摊,夫妇俩在小区内摆摊卖油条,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辛苦忙碌,又收入微薄,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忘记身边这位本来非亲非故的老人。李子辉说,“当初我们在同一个食堂,看到老人没有地儿去,就对她说:跟着我吧,找着你儿很容易的。结果呢,嗨,怎么也找不着了!5年前,我到福山区找过,到现在找了不止10趟,那栋别墅一直锁着门。”后来,李子辉听于培华老人说起她的大儿子宋永杰(音)在威海,又前往威海寻找。“那是4年前的事了,结果还是没找着,老太太提供的一个座机号码,我打通了总是没人接听,再后来拨打时,听到的却是‘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机\’!我估计他是回韩国了。”于培华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在台湾,一个在韩国,可是,老人却都不想去找。她现在只想见三儿子一面。李子辉夫妇表示:“我们帮老人找儿子,不是不想养老人了,而是为了成全老人。毕竟老人年纪很大了,对孩子是日思夜想,希望老人的孩子能够体谅老人的一片苦心,前来见老人一面。”欢迎提供线索,帮助于培华母团圆。热线电话:18705353290。
于培华(中)与李氏夫妇合影,不是儿女胜过儿女。
于培华将儿子的照片与自己的护照放在一起。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刘晋通讯员郝忠波)烟台足球协会2015年业余足球联赛昨天落下帷幕。银泰1919足球队获得超级组冠军,王泽鑫获得本组最佳射手;打捞局火龙足球队...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