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笔记
《今晨6点》副总编辑
本想着星期天随烟台车友会的车友,自驾去招远罗山爬山,因为据说那边的槐树花正漫山遍野地盛开着,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想象一下也让人心醉。但是之前天气预报说星期天会有大雨,半夜时分果然就哗哗地下了起来,大雨携着劲风,折腾了一夜,天亮时才有所收敛,到了中午,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毛毛雨。
爬山计划因为这场预料之中的大雨,泡了汤,一时之间,突然就感觉时间一下子宽裕了起来,于是便悠悠然地浏览起各种新闻,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无聊的或者更无聊的。
关于广东深圳的新闻是:大雨倾城。官方称:深圳普降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这次降雨是2008年以来的最强降雨;强降雨导致深圳150处道路积水、20处内涝;广深铁路85趟列车停运,多列列车停滞东莞……这样的说法十分严谨,这样的数字看似精确,但是我感觉不到一丝的温度,这种温度我们曾经习惯地称之为温暖。倒是那些图片,看着让人焦虑,倒是那些留言,读着让人心酸。“欢迎到深圳来看海”,这样的调侃,显然是一种盗版。无法确定原版是不是“欢迎到北京来看海”,其实无论是什么版本,表达的都是人们对他们所在城市的一种深度失望。
关于河南南阳的新闻是:官员诚恳。消息说:当地一个县,借“珍稀植物园”之名在国家一级水源地建别墅群,面对媒体追问,当地官员表态“我们错了!”乍看,态度真是诚恳。这让我眼前浮现出幼儿园犯错的小朋友站在老师面前的模样。但是,小朋友犯错,多是无心之过,这些官员犯错,却是有意为之。媒体披露,事发前,当地有官员曾经表态,要推荐项目投资商,当人大代表;事发后,当地众官员突然变脸,所有的黑锅都由投资商一个人自己扛。这些犹如变色龙一般的官员,他们面对媒体的表态尽管十分诚恳,但是能信吗?真不能信。
关于陕西西安的新闻是:神器治霾。媒体称,西安市新近买进一种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水雾的治霾神器,这种外号“雾炮车”的玩意儿,据说可以喷雾降尘。尽管连专家都觉得荒唐,说这玩意儿除了能短时间、小范围地对减少空气中的大颗粒有那么点用,但对PM2.5根本没用,然而西安市政府还是慷慨拨款,请回神器,这至少说明:一、貌似疑难杂症的雾霾在当地已经相当严重,所以才会病急乱投医。例如,去年末,当地就曾尝试,用红色地毯将一个丁字路口路面完全覆盖,说是可以防止过往车辆扬尘,治污减霾;二、当地治霾没经验,但是不照搬照抄,还算明智,例如,他们没有全面引进雾霾重镇石家庄创编的防雾霾操,也没有借鉴杭州,谋划不靠谱的、能把雾霾吹走的“城市风道”,更没有请奇葩教授研发能把雾霾送到高空扩散的人造“龙卷风”。
……
阅读已经停止,思想依旧继续,我们宽裕的时间总是这样不知不觉间从身边流走……
新闻推荐
晨报讯本周日,烟台童画美术教育·艺虹艺术学校盛邀加拿大简志雄教授与晨报小志愿者和家长们面对面,谈谈艺术教育能带给孩子们怎样的人生体验与高品质未来。近...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