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餐饮市场进入旺季。随着“互联网+餐饮”规模的扩大,人们已经习惯通过网络云平台享受“掌上点餐”的方便快捷,众多商家也纷纷将传统的电话订餐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进行,有效提高了经营效率和商家知名度。今天,“云点餐”、“云外卖”通过互联网打通餐饮链条的各个环节,让市民与餐饮人之间实现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线上点餐”信息丰富实时想去某家餐厅吃饭,却无法提前知晓菜单价格;精心选择了餐厅,到店却发现店铺装修暂停营业……这些消费者过去常常遭遇的尴尬在“互联网餐厅”时代已经不再多见。
12日晚7点,在位于芝罘区环山路老双一制鞋厂改造成的一家“网红”餐厅,吴煜和闺蜜一到店就坐上了属于自己的10号桌。不到十分钟,一锅沸腾着的热辣麻椒鱼就端到了她们面前。尽管该餐厅每天人气火爆座无虚席,吴煜下午加班还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手机云端服务让她顺利“抢”到座位。
热菜、凉菜、小锅串串香、小吃主食、饮料扎啤……在吴煜通过微信绑定的店铺公众号,记者看到清晰的点单分类列表,无论是选择“堂食”还是“打包”,都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点菜、结算。
“中午我就在手机上预订了位置,闺蜜担心晚上顾客太多等菜耽误时间,让我在手机上提前点好了餐,这样也不用怕想吃的特色菜提前售光了。”吴煜说,“我每次消费都是通过手机,不仅有电子账单记录,还能返优惠券,比传统到店付款方便多了。”“线上菜单”使商家在互联网平台展示的数据信息丰富优质,且具有实时性,越来越多的烟台市民已从中获益。下班高峰期,市区肯德基餐厅长长的点餐队伍和焦急等待的孩子,曾经是许多港城“90后”的记忆。而在今天,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再多见。昨天中午,记者在位于海港路的肯德基阳光100城市广场店,体验了无需排队的微信点餐服务。
上午10点,记者关注KFC微信公众号,在操作界面点击“自助服务”后便开始点餐。系统不仅能够为定位距离记者最近的餐厅,还能引导记者选择具体到几时、几分的取餐时间。进入菜单后,不论是人气套餐、超值全家桶,还是小食、配餐都能通过手机选择、结算。中午11点55分,当记者到店时,位于收银台右上方的大屏幕已经显示出包括记者所选订单在内的多个取餐号,记者凭手机就拿了已经配餐完成的食物,全程无需排队。云餐厅,让线下商家的各项信息数据化及互联网化,提升了商家经营水平,完善了消费体验。大数据支撑“云外卖”升级龙虾虽“小”,但吃法五花八门,通过网上订餐,油焖、十三香、蒜蓉、爆炒等口味轻轻一点就能选择;即使在炎热的夏天,麻辣烫在广大上班族心中的“霸主”地位仍不可撼动,通过“云外卖”,麻辣烫纷繁的食材全都可以坐在办公室选择,通过外卖小哥的手端到你面前。
盛夏时间,港城外卖小哥格外忙。昨天下班晚高峰,芝罘区万达公馆南侧的一家麻辣龙虾香辣蟹店铺内只有稀疏两桌客人,但柜台旁每过几分钟就响起接收到美团外卖新单的语音提示。“天这么热,好多年轻人下班回家不爱做饭,没有比一边开着空调上网一边等外卖更好的选择了。”老板娘说,“其实这种形式挺不错的,咱们做餐饮买卖的多挣钱、少操心,不用雇人刷碗;顾客更省心,坐在家里就能吃上饭。”
显然,“云外卖”带给用户的智能体验不只有“便捷”这么简单。记者打开美团外卖看到,在“综合排序”界面,消费者常订餐的店铺总是排在最前面;打开“距离最近”界面,可以清晰浏览周围各店铺的详细距离和送餐时间。这些都是餐饮行业对顾客的消费行为和趣向分析进行了云计算的结果。企业收集到“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花费”、“偏好产品的类型”等数据,建立消费者大数据库,便可通过统计和分析来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兴趣偏好和产品市场口碑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和策略。“现在许多商家把菜单展示在店铺门前吸引客源,我觉得网上订餐平台上展示菜单也是一样的效果,信息化时代餐厅的经营管理也得跟上信息化的步伐。”芝罘区万达美食街的一家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相比过去的电话接单、人工点菜,现在把手机放在店里就能通过系统通知订单信息,收银台、后厨人员也可以及时确认和准备。”显然,这种自然的线下习惯的线上迁移,商家是愿意接受的。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使用外卖订餐就能迅速搜索到附近店铺和推荐菜,并能将商家部分菜单、网友评价尽收眼底,更是前所未有的“福利”。YMG记者钟嘉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昨晚,莱山区初家村的灯光球场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伴随着艺海艺术团的歌舞《东方红》,初家街道“典范莱山·魅力初家”消夏晚会在此拉开帷幕。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精彩的乐器合奏...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