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烟台职业学院2017级新生报到的日子,5334名新生带着梦想与憧憬迈进这里,开启人生的新航程。
记者采访中发现,本届新生中又现“高分生”扎堆的情形,更有13名考生成绩超过了本科线。报到现场,能够感受到新生的朝气蓬勃,更能感受到学院人性化的迎新服务。招生人数全省第二“宿舍楼在这边,先来这里报名办理入住手续。”昨天上午,在学院广场上,上千名学生井然有序地排队报名。今年,烟台职业学院专科录取新生达5334人,招生人数全省第二。得到如此多的学生青睐,烟台职业学院缘何有这般吸引力?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刘佳振解答了这一疑问:2016年,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9.85%。学院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53门,省级示范特色专业9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是山东省唯一的“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还承担了7个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学院以“优秀”等级的骄人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正式步入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行列,成为烟台市唯一一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多模式培养受高分生青睐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新生中同样不乏高分生的身影。据统计,今年学院专科录取5334人,文科最低分405分,理科最低分355分,3+2专本贯通培养最低419分,招生数量及录取分数继续位列省内高职院校前茅,13名考生成绩超过本科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科最高分达到483分,理科最高分达到455分。文科第一名刘洋,来自临沂,报考了学院的公共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昨天一大早,他就和父母一起来到学院报到,做开学准备。他告诉记者,选择烟台职业学院,完全是为学院的培养模式和高就业率吸引。“我的分数可能上不了理想的本科学校,索性就选择全省最好的职业学院,在学校就能和将来的工作岗位接触,想想就挺兴奋。”刘洋受访时说。每年都有不少高考学子发挥失利,与本科失之交臂。而在烟台职业学院,可以获得第二次机会。这“第二次机会”,是指学院分别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开展的“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教育。学院目前与青岛科技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分别就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三个专业实行分段培养教育,青岛科技大学与鲁东大学各招生80人,青岛农业大学招生40人,共计200人。“学生前两年在我院就读专科,后两年经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对应的本科院校就读。培养期满后,所有成绩合格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学生,将被授予本科学历及学位。”刘佳振说。“双转”工程周到服务新生“学校大门内摆放了报到流程展板,校园里也有高一届的学生志愿者组织引导,老师们很热情,报名很顺利,看到学校环境这么好,我就放心了。希望孩子能在这里踏实学习,早日成才。”昨天上午,一位前来送孩子的学生家长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份“放心”,折射的正是学院党委提出实施“双转工程”带来的优质服务体验。“双转工程”,是指“行政围着教学转、全院围着学生转”,行走在迎新现场,处处能感受到这份关心与体贴:悬挂在各处的“欢迎新同学”横幅,让刚踏入校园的学生和家长倍感亲切;交通、安保方案的严格实施,为迎新工作保驾护航;学生志愿者热情地帮助新生办理手续,为他们树立了好榜样;学院领导到现场督导工作,尽显对迎新工作的重视……暑假期间,学院总务处提前更换了560张新床,还特别定制了5套2.4米的加长床,满足10名特殊身高学生需求。同时,还更换了4000个学生橱柜,购买了1000套新桌椅,为学生入学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YMG记者逄苗通讯员宫珮珊摄影报道新生报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上午,市政府举行2017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通报“质量月”活动有关安排,签署加强质量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解读烟台城市质量精神。副市长王晓军出席仪式并讲话。王晓军强调,创建全国...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