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刁翔宇 摄影报道
9月21日22时30分,大通光阳轮顺利从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三期港池码头离泊,标志着烟台港引航站中秋节的引航生产圆满落下帷幕。
9月19日—21日中秋节假期,烟台港引航站5个专班19名引航员坚守岗位,克服狂风巨浪的艰难危险工作任务,顺利将每一艘船安全引航到泊位,在月圆之夜交上了圆满的引航答卷。
风浪中护航 用专注保船舶进出平安
船舶进出港口,需要有人指引方向,协助船舶安全准确地靠离码头。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就是引航员,引航员也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熟悉引航员的都知道,引航员这份职业隐藏着高风险,其危险性仅次于矿工和试飞员。每天乘引航艇或拖轮靠近大型船舶,上船要登上好几层楼高的引航软梯,没有强健的身体根本爬不上去。这个中秋节假期,海上的风浪也加重了他们的作业风险。
9月19日21点,天空又下起了雨,大风呼啸而来。一艘集装箱班轮“海丰钦州”要出港。浪花不停地拍打岸边,停靠的船舶也不住地摇晃。烟台港引航站芝罘湾分站引航员郭宝忠冒雨爬上驾驶台,此时雨水混着汗水已经沾满了脸颊。风浪太大,他要特别小心,额外安排大马力拖轮,同时还要关注大批因风正在回港的渔船。伴随着雨声和风声,在夜色下,船舶终于驶离了港口。
22点50分,郭宝忠下到接送的拖轮上,而下一艘进港船舶也已经到达。拖轮在风浪中摇晃前行,浪花不时冲到甲板上,经过十几分钟航行,终于靠近了进港船。郭宝忠艰难地爬上了进港船舶,开始了另一条船舶的作业:多次转向,逐级减速,克服大风的不利影响……在他专注的指导下,船舶最终稳稳地靠在了码头上。两条船舶引航作业顺利完成,时间已经指向了半夜12点,而防护服也早已被湿透。
从早晨6点到晚上12点,引航专班的郭宝忠、王恩祥、朱海波、王志达4名引航员顶风冒雨,共引领10条船舶,这一天的引航作业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共一轮明月 亲人的祝福与引航员相伴
“老婆,今年中秋,我不能陪你过节了。”西港引航分站专班组长申乐乐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这个小长假,照顾孩子的任务还是交给了妻子。申乐乐每天会抽出时间,跟家人视频聊会儿天。中秋节一整天,他忙碌得甚至都来不及给家里打个电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看着茫茫的海面和天空中一轮明月,更觉出了这句诗词别样的意境。
24岁的孙丁成,是烟台港引航站最年轻的助理引航员,来这里的第一个中秋节,他没能回家。孙丁成父母心里免不了牵挂,但也只是鼓励他“好好跟引航师父学习,注意安全”。
引航员韩光的母亲前段时间因病住院,出院后韩光就进了专班开始执行封闭任务。这个中秋节他心里也颇感愧疚。西港引航分站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安排后勤人员定期接送韩光的母亲去医院复查,还为老人带去了节日的问候,这让他心里暖暖的。
中秋节,对多数人而言象征着团圆。对坚守在引航一线的引航员们来说,更意味着使命与担当。皎洁的月光伴随着引航员,他们知道,这轮中秋的月亮,激励着他们守好家,护好国,在栉风沐雨中砥砺前行,书写他们关于家国情的有力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宏伟通讯员王康)近日,经过五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由中铁广州局集团承建的烟台市牟平区西关路全线双...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