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戎
今年,在朋友的介绍下,52岁的胡满根老人来宜宾建起了竹扇制作工作室。谈起竹扇,这位从艺制扇37 年的南扇名家、收藏级折扇制作名家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1966年,胡满根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16岁那年,安吉县上吴、鄣吴、孝源三地以村集体名义办起制扇作坊,生产扇骨半成品,供货给苏州扇厂。“为了保证制扇质量,苏州扇厂的师傅会定期到鄣吴来教授制扇技艺,那时我就开始和苏州扇厂来的师傅学习制扇。” 胡满根说,当学徒时学习的是大众化的扇骨制作,通过半年的学习,他已基本掌握了制扇技术,便开始跟随其他手工匠人一道给县里的制扇厂供货,通过大量实践来提升工作经验。
后来,随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不断兴起,1990年,村集体兴办的制扇作坊逐步倒闭,原先通过村集体制扇厂供货给苏州扇厂的渠道没有了。“扇子没有了销路,怎么办?”面对困境,胡满根左思右想,和爱人陈爱凤合计,在当地开起了自己第一家制扇作坊,直接给苏州扇厂供货。
“最开始制作的竹扇半成品只论产量,不讲究精细。但随着客户对扇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大众化扇骨就像是‘大路货’一样,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胡满根说,于是他开始琢磨着转型,走上了钻研制扇的精品之路。
“一般的竹子是做不了文玩扇的,必须选用上好的玉竹。”胡满根说,在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后,一把造型美观的文玩扇便可销往市场。
胡满根说,目前,市场上的文玩扇售价大约在2000元至上万元不等,其头形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其价值。
谈起制扇秘诀,胡满根笑道:“不断学习,静得下心来,方能制作出一个好作品。”
2015年10月,胡满根的作品《文玩男扇》经浙江省文化厅批准荣获“非遗薪传”浙江纸艺彩扎精品展优秀展示奖。2017 年11 月,经安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批准,胡满根被评为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鄣吴竹扇代表性传承人。
“比起我们那儿,宜宾的竹资源更丰富,更适合我们从事竹工艺产品制作的。”胡满根说,在宜宾磐达制扇有限公司的邀请下,他在长宁县双河镇成立了宜宾市胡满根竹扇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方面制作、销售文玩扇,另一方面通过胡满根技艺传承,借助就业培训和师带徒机会,培养本地文玩扇制扇人才。
“想学这门手艺的人很多,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胡满根说,目前其工作室共有4个技艺人,而他主要负责创意设计、研发、造型,具体开展材料甄选、刨光、锉头、刨梢、水煮、磨光、打磨、烘边、抛光等工序的实际操作。从今年上半年来宜宾,他已经在本地招收了3名学徒。
“希望借助宜宾丰富的竹资源,打响宜宾竹工艺产品品牌。”胡满根说。
抢抓机遇推动竹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在国庆“黄金周”,长宁县工商局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和要求,不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