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梅
6月13日是个艳阳天,上午10点,南溪区罗龙街道牛角村建卡贫困户刘福琼干完地里的农活,背着背篓还没到家,远远就瞧见院坝里站着几个人,她猜想,可能是区上联系她的帮扶人又来家中关心她了。
走进院坝,刘福琼发现来的并不是帮扶人,而是南溪区脱贫攻坚办的督查人员,前来暗访督查帮扶情况。
“你的帮扶人叫什么名字?”“今年到你家中来过几次?”“第一书记来过吗?”“对帮扶满意吗?”督查人员问得十分仔细,并将刘福琼的回答一一记录在册。
“区上、村上经常都来关心我,我没啥不满意的!”刘福琼哈哈大笑,如今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就盼着儿子娶媳妇回家了。
除了刘福琼,罗龙街道牛角村的舒德利、陈介琼、罗垠成等建卡贫困户,当天也接到了几个“陌生人”的“询问”。
与此同时,作为帮扶人,在南溪区国税局、机关工委等单位部门任职的王超、张连云等人也接到了陌生的电话。拨打者是区脱贫攻坚办的督查人员,询问的也是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
当天,是南溪区脱贫攻坚暗访督查的第一天。此次暗访督查的重点,是“五个一”帮扶机制的落实推进情况。
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南溪区迅速完善脱贫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南溪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并印发了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11项实施细则。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刘昌盛6月1日,看着眼前长得郁郁葱葱的高粱,南溪区农工委主任杨绍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经过前段时间的抗旱工作,这些移栽不久的高粱根系已长好,打好了基础。”连续跑了几个高粱种植的重点...
南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溪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