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兴明
傅增湘(1872-1949年),字润沅、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作为江安人,他还将斋号专门定为谐音“江安”的“姜葊”,以示难忘故土之意。他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考古学家,曾任民国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
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中回忆于教育部供职时说,“F总长”是“藏书和考古的名人”,是“深通高等做官学的”。这个总长就是傅增湘。林语堂在《京华烟云》描述他:“消瘦,留着小胡子,可真是个想象高强、才华出众的学者!他的两个癖好是:游历名山大川,搜集并编校古书,是公认的版本学权威。”而且,他为书痴狂,轶事不断!
■ 隔皮断货识《乐府》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乐府诗集》,是现存此书的最早版本。其实,它曾是当年傅增湘的藏书。在《北宋本乐府诗集跋》中,傅增湘记录了这本书的收藏经历。
191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傅增湘将去参加内阁会议,有人挟书紧急求见。来人掀开帘子还没有进屋,傅就迎上去说,你带来的一定是宋版书!那人大为惊讶,打开一看,正是宋刻本《乐府诗集》,见到这样的孤本秘籍,傅增湘真是喜出望外,用一千四百两银子将它买了下来。
后来,送书人问他有什么神术,能在没有打开看之前就知道是宋版书。傅增湘说,当你挟书进来时,外边没有裹纸,我看见书衣是藏经纸背,难道还有用珍贵的金粟笺作元明版书衣的吗?那人才恍然大悟说,我还以为你能隔墙见人呢!
■ 拣漏内库《南齐书
1912年暮春,傅增湘从江浙访书归来,寓居天津,但还经常到京城访书。
一天晚上,他到宏远堂书肆访赵老板,刚刚坐下,赵老板就捧出厚厚的一部书来。昏黄的灯光下稍一展开,就觉得精彩夺人。赵老板对他说,这部书不过是三朝版中印刷得好的,价钱应该与宋版书一样。所谓“三朝版”,指递经宋、元、明三朝修补的书板。原来,明初将集中在杭州西湖书院的宋元官刻书板运至南京国子监,并在全国招募刻印工匠,将残缺的板片补刻完整,并刷印流传,以《十七史》最为著名。
作为藏书大家,傅增湘当然知道这部书的版本特点,但老板既然说是三朝板,他就一边漫不经心地答应着,一边询问价格。赵老板张口要两百块银元,谈价一直到夜半时分,最终以一百二十块银元成交。傅增湘付完书款,急忙带书返回家中,看了整整一夜。
原来,这部书中宋版占十之九,元补版居十之一,而没有一块明补版。第二天回到天津,他向同好展示,都说像这样印刷精美的大部头世所罕见,不过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书竟然是难得的瑰宝。第二年春天,他的朋友章式之借这部书去校勘。一天,章式之来访,双手抱拳对他作揖,说可喜可贺啊,我在你的书中发现了秘密。傅增湘赶忙问他原委,章说《南齐书》自明以来全书缺失四叶,武英殿刊板时,尽出秘阁藏书和征集到的海内精本,也没有得到一叶,你的书中竟然有两叶,并且其中的一叶是巴州诸郡,与你故乡地望相接,这难道不是奇事吗?傅增湘听后又喜又愧,无意间得到这样的孤本秘笈实属可喜,然而藏在自己手中将近一年,其珍罕性还是朋友发现的,这就让他于心有愧了。
此后,傅增湘对此书的来历进行了调查,最终推断,这部书为内阁大库所藏,只是不知何时流出,改为线装,后来进入当年权倾朝野,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的穆彰阿家了。
■ 心想事成得“双鉴”
1912年春天,傅增湘客居北京,正好赶上盛伯羲遗留下来的藏书散出,又有幸成就一段书缘。
盛昱(1850-1899年),字伯羲(一作伯兮),满洲镶白旗人,清宗室,历官编修、侍讲,官至国子监祭酒。他喜收藏,精鉴赏,诗文、金石均负时名。正文斋谭笃生、宏远堂赵聘卿两位书肆老板,用二千金买了数十箱盛昱的藏书。傅增湘去宏远堂时,见到一部宋版《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直解》,便告诉赵老板,这是一部蜀人遗著,而自己是四川江安人,很想得到它。但这部书归谭老板所有,他也很懂得书籍的版本,便以高价居奇,非五百金不卖。当时傅增湘手头拮据,对他说只有二百金,谭老板当然不答应,这事就搁置下来了。傅增湘回津后还私自惋叹。到了当年三伏天,谭老板突然得了一场病,病重时他对商务印书馆北京经理孙伯恒说:“傅君常欲得是书,吾固心许之,特价未谐耳。今余病恐不起,药饵之资不足于用,愿得二百金归之。”傅增湘听说后,也很感动急忙带钱去北京,将书买了回来。
傅增湘还购买过一部盛昱所藏的《洪范政鉴》。此书为盛氏藏书之冠,南宋淳熙十三年宫廷写本。这是南宋内廷遗留下来的唯一一部最完整的写本书。自宋至清末,它一直在内府保存了七百多年,民国初年才流落民间。其书笔法清劲,有唐人写经之风格,桑皮玉版,玉楮朱栏,有内府玺印,实为罕见珍宝。他在盛家见此书后,梦寐不忘十余年。1928年初春的一天,忽然有一书商拿出此书出售,卖价很高,傅氏毅然把自己珍藏的日本、朝鲜古刻本三筐卖出,换来足额以购此书,真可谓“舍鱼而取熊掌”。从此,其双鉴楼的“双鉴”之一,不再是元本《资治通鉴音注》,而是南宋写本《洪范政鉴》了。
其实,关于傅增湘的收藏故事还有很多。特别是他设法保住中国第一古帖《平复帖》的故事更为精彩,且容以后细细道来。
新闻推荐
为贯彻国家供给侧改革方针,顺应白酒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四川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川酒产业“四个转变”、“进酒吧、看川酒”等战略部署,以促进全省酒类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记者获悉,7月29日,为加大...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