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城区一环东路某酒店外,到场祝贺的亲友给新人送上红包。(本报记者陈东摄)进入9、10月份,婚礼等各类宴席的高峰期就到来了。不少人要在各种宴席之间赶场,结婚的、孩子满月的、新房入住的等等。对于这些席卷而来的宴席,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颇感压力大,他们是什么感受又是如何应对的?
宴席进入旺季
记者采访了市内多家饭店,发现目前婚宴已进入旺季。
北流国际大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是结婚的旺季,从8月底开始,延续到11月,而最高峰则是国庆假期这段时间,“今年国庆的婚宴有的还是一年前订的”。中国人结婚都喜欢图热闹,为了亲朋好友方便参加宴席,多安排在节假日、休息日,而这样的日子并不多,所以不少新人提前半年或是一年预订。
一家婚庆婚礼会所负责人邹先生介绍,近期婚庆订单较多,10月份对应的良辰吉日比较多,节假日也多,所以结婚的人也比较多。
记者从各大酒店了解到,除婚宴外,满月宴、新居宴等也在9、10月份扎堆举行。
大多年轻人表示有压力
记者在3个QQ群,5个微信群中对100多名28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了随机调查,大部分是工薪阶层,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宴席多了会有压力。在这些宴席中,最主要的是婚礼,其次就是满月酒、新房入住。
“一下子收到了两份请帖,都是高中的好哥们结婚的,这两个月我已经收到5份请帖了。”今年25岁独立创业的小龙告诉记者,现在他身边的朋友陆续结婚了,今年尤甚,特别是这连着的几个月,压力大呀。
刚参加工作的小江说道:“我已接到9月底至10月的4枚‘红色炸弹\’,现在随礼的标准不低,至少都要花费上千元,占了工资的一个大数目。”
大学在外省读的小曾这个月接到了两份大学同学的结婚请帖,“大学同学分布在天南地北,这次结婚的两个同学,一个在安徽一个在福建,单单来回路费都要花掉一大笔钱了,还有随礼钱,辛苦赚的工资全没了。”
“人情债难还啊,到场难不到场也难,结婚生子都是人生大事,关系好点的朋友还真的不敢不到场,现在都要几百块的红包,一下子来几场,还真吃不消了。”小黄参加工作两年,每年都会在旺季收到红色”炸弹“的“轰炸”。
红包随礼“行情”见涨
“打开微信就收到了同学结婚的电子请帖,大家都刚出社会没多久,遇上喜庆的事情都要祝贺一番。”在玉林城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梁说道,“前几天收到大学班主任结婚的请帖,给了个500元的红包,其他同学给的红包还有1000元或者几千的。”
小龙说:“普通朋友结婚一般给200元,寓意好事成双,但是熟识的朋友结婚就不一定了,500~1000元不等,毕竟关系摆在那里,人家的喜庆大事,红包少了也不好意思。”
杨小姐今年结婚,在自己家里和爱人老家各办了一次婚礼,所请的朋友几乎都来完了,没到场的也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红包发送了红包,其中有些朋友还连着去了两场婚礼。
李先生今年参加的婚礼一共有6场,3场是同事的,2场是朋友的,1场是同学的,每一场李先生都到场了,他说道:“有一场婚礼是不收红包的,只是在上面盖了个印章就退回去了,其他几场都给了一个大红包。”
随礼心态需摆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随礼都存在一种从众心理,觉得给少了不好意思,别人给多少就要跟别人看齐。其实,随礼应该要与自身经济能力结合。记者采访的年轻人大多刚毕业没多久,刚出社会,受经验、职位等限制,收入一般都不特别理想,还要面临租房、日常开销、房贷、人情等各类开销,压力本来就大,如果因为各种人情加重生活负担,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啃老”,就不提倡了。
秦先生打算在国庆举办婚礼,提前了一年预定了酒店,本来打算好好装饰一番,但是考虑到自身负担,决定从简结婚。据婚庆公司的邹先生介绍,现在倡导节俭作风,很少新人选择大办宴席,一般都是简单的婚礼仪式。
学艺术的小林今年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她说道:“今年我的高中同学结婚,我给他送了一副字画,他表示很喜欢,我现在还没有经济收入,所以不想‘啃老\’从爸妈手中取钱送祝福,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送出自己的祝福也没什么不好的。”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