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师院学生宅在宿舍。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正式发布,称大学生体质大不如前,身体素质还比不上中学生。在800米、1000米耐力测试中,大学生整体成绩不如中学生,因为“大学基本是放养教育,很多同学平时不锻炼,体质堪忧”。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近日,记者走访玉林师院部分学生,发现大学生体质真的在下降,其中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平日宅在宿舍的时间太多,缺少锻炼,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
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在上次的体能测试中,我的肺活量只有1600毫升左右,而体能测试结束后腰酸背痛一周都没缓过来。”玉林师院的小黄说,每次体检测试50米、800米等项目感觉越来越吃不消,所以,每次到体能测试的时候,就哭爹喊娘的。
“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发烧,平时也会感觉脑袋昏昏沉沉,心情烦躁。”学生小韦告诉记者,上大学后,课余时间比较多,但由于缺少运动,抵抗力明显下降。在采访中,不少大学生调侃自己变老了,不再像中学阶段,平日里洗个冷水澡都有些经受不住。
小覃已经记不清楚自己今年以来感冒了多少次。“总之,天气稍微有些变化,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体质太差,建议每天坚持锻炼。但是刚开始头几天,跑两圈400米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小覃说。
锻炼时间明显少于中学阶段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要多得多。记者发现,不少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他们同样存在着疑问:“时间去哪了?”。
采访中,一些刚升上大二的学生表示,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想尝试各种新鲜事情,加入了各种社团,课余时间大部分都放在了各种校园活动上,而用来锻炼、阅读的时间很少。除此之外,他们摆脱了中学时代整天埋头苦读的单调生活,大学里时间充裕,可以“任性”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花在“宅”宿舍上网、追剧、玩游戏上。
记者发现,不少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与手机,喜好运动、坚持锻炼者不多。不少大学生,几乎是机不离手,时刻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购物、发微博、刷微信。除了一些体育爱好者和体育专业学生每天锻炼外,不少学生表示一个月都不会有一次锻炼,除体育课外平时基本不会去运动。
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由于面临的就业压力逐渐凸显,他们选择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或各类考证上,加上忙于考研、实习、课外培训及求职等,学生锻炼的时间明显不足。
混乱的作息时间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由于是集体生活,有时候想睡早一些,但几乎不可能。”生活在玉林师院西校区的小张告诉记者,在宿舍,由于部分同学经常晚睡,从而导致一个宿舍都休息不好。“他们每天上网很晚才愿意关机。有过一段时间,学校通过强制断电,让他们早些休息。但是没有用,电脑上不了网,他们还有手机。”小张说,一部分学生由于习惯晚睡,次日起床的时间也晚,然后不吃早餐,生活很不规律。
生活在玉林师院西校区的小韦也说:“高中时候虽然整天埋头苦读,但是每天早起早睡,生活规律,第二天精神很足,但到了大学,如果没有计划,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宅\’宿舍上网、追剧、阅读等,周末外出兼职、逛街。由于时常熬夜上网、玩手机,连视力也下降了。”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