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胡杰 刘浩)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完善管理体制,改善办园条件,激发发展活力,提高保教质量,学前教育事业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我市始终重视农村幼儿园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以公办幼儿园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构建起城乡全覆盖、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设立了平均每生每年1200元的政府助学金,资助在园幼儿3000人,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
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幼儿园布局,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规范性文件,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农村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改建幼儿园,有条件的学校附设幼儿园,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去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6处,新增园舍面积9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该局坚持“两个龙头”拉动,“城乡双线”推进,大力推行“城区集团化、镇村一体化”办园模式改革。在城区,以市实验幼儿园为龙头,实行集团化办园模式,成功举办分园1处、帮扶园1处、联合办园1处,有效缓解了城区入优质园难的问题。在农村,以镇中心园为龙头,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将各村办园、小学附设园作为分园,实行收费标准、经费管理、教师调配、工资发放、设施配置、业务管理、办园评估“七统一”模式,促进了镇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理顺办园体制的同时,市教育局加强对幼儿园办学水平的评估,鼓励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农村幼儿园建设实施奖补政策,每年安排50余万元的资金,对通过枣庄市农村幼儿园保教设备验收的幼儿园,奖补资金1至2万元;对新建、改扩建并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的幼儿园给予5万元的奖励。目前,我市先后创建省级实验幼儿园、示范幼儿园24处,通过省级中心幼儿园认定7处,创建枣庄市级示范幼儿园25处,枣庄市级一类幼儿园18处。
该局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建立了非法校车有奖举报制度,集中开展了非法民办园和非法校车清理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幼儿园办园准入、年检评估和等级管理制度,严把幼儿园审批准入关,强化动态监管和过程管理。严格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及时补充和提升师资力量,去年以来,招考幼儿教师90人,举办幼儿教师培训班6期。建立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坚持科学保教,有效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促进了广大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菏泽市党政考察团来滕考察 考察城建和全域城镇化建设等工作 王邵军董沂峰等陪同
...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