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铸辉煌
热烈祝贺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十周年
金灿灿的玉米铺向天际、紫莹莹的葡萄爬满枝架、红彤彤的小枣繁若辰星……这就是金秋临泽最美的丰收图景。
作为首批1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临泽农村合作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及富民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该行创新放贷模式,通过温室大棚抵押、企业或者法人担保、共同联合体担保等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民融资成本,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农民创业所需资金问题。今年前9个月,累计发放贷款19.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9.3亿元,较上年增加6.3亿元;各项贷款中农户贷款25.1亿元,助力该县实施以人均3亩高效玉米制种田、2头牛,户均3亩经济林、1座温室大棚为主要内容的“3231”产业富民增收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现代化玉米制种、“金张掖红提”葡萄生产、绿州奶肉牛养殖、全省优质蔬菜生产、红枣原产地保护五大示范基地,普惠金融唱响产业富民曲,走出了一条绿洲农业发展之路。
惠农信贷“领跑”致富路
金秋十月,田野鎏金。临泽县黑河烟林景区披上了一层浓妆;金色的胡杨、火红的柽柳、橙黄的河柳竞相争艳,各色树木千姿百态。微风吹起袅袅炊烟,黑河泛起阵阵涟漪,绝美的景色犹如一幅幅画卷跃然眼前,美不胜收。
走进鸭暖镇红鑫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红提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如珍珠赛玛瑙般的葡萄挂满枝头,农户们有的采摘、有的装车……田园里满溢丰收喜悦。
“今年葡萄长势不错,我家的14亩露地葡萄至少能收入5万多元,这可多亏了合作社!”正在采摘葡萄的一位村民笑着说。
“我们这里的地非常适合种葡萄,前几年在农合行的支持下,我们尝试发展葡萄产业,没想到找到了一条让乡亲们致富的好路子!”合作社理事长陈伟豪打着手势说。2012年,陈伟豪牵头成立红鑫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带领小鸭村50余户农户先后建成设施葡萄大棚50座,栽植露地鲜食红提葡萄230亩,户均靠种植葡萄年收入超5万元。
临泽红枣闻名遐迩,枣尚好食品公司主要产品红枣酱、红枣汁、红枣原浆、干制红枣等十几个品种,年产量1000多吨,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去年在农合行1160万元的贷款支持下,该公司引进新品种,流转1700多亩土地建起了密植矮化有机鲜式腰枣种植基地,带动一大批百姓发展红枣产业走富路。
近三年,农合行累计贷款950多万元,帮助鸭暖镇五泉村村民马军创办起了泰林农牧园,该园以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目前,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亩,其中农户订单种植2000亩;同时种植黑枸杞、连翘、云杉等三十多种苗木;养殖育肥牛400头,羊1000多只;年均毛收益2000多万元。
进入秋季,倪家营乡马郡村戈壁荒滩上建造的50座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日光温室生机盎然:水灵灵的西葫芦、鲜嫩翠绿的辣椒、顶花带刺的黄瓜、鲜红发亮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菜农们将一车车精细蔬菜运销城乡批发市场。村支书马文才饶有兴致地说:“过去‘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荒滩,如今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温室蔬菜平均亩收入1.8万元,最高的收入3万多元。”
为增强荒漠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根据地方政府的部署,农合行扩大信贷投放范围,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兴建日光温室,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无公害品牌化发展,涌现出墩子村、马郡村、兴科荒漠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典型,全县发展荒漠区设施农业1万多亩。
来到兴科荒漠现代设施农业公司,大棚里一串串沉甸甸的红提葡萄压弯了枝条,该公司副总经理丁文军乐呵呵地说:“今年葡萄挂果好,元旦前后正是价格好的时候即可上市。”
兴科荒漠现代设施农业公司以反季节葡萄、花卉种植为主,有日光温室大棚260座,其中红提葡萄256座,年均产量45万斤,产值400多万元。近三年,农合行累计为该公司发放贷款4090万元,用于续建日光温室大棚。丁文军介绍,公司能发展壮大,源于农合行的大力支持;早在2010年,农合行就给其解决300万元贷款,支持建起了16间恒温库,除了自用以外还可租赁一部分,收入可观。
玉米制种基地的“临泽模式”
一望无垠的玉米制种基地、星罗棋布的种子生产企业、高标准建设的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仲秋,走进临泽县,全县26.5万亩制种玉米已进入晾晒运销期,在广袤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晾晒玉米的忙碌身影,一辆辆满载着金黄玉米的车辆源源不断地驶向收购点,一张张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与金黄色的制种玉米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动人的金秋收获图。
由于临泽县域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县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是国内乃至世界最佳的种子繁育地带,被誉为“天然玉
米种子生产王国”。
在建设国家级现代玉米制种基地过程中,农合行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扩大信贷结构,通过“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支持优势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实现了企地共建、企农双赢的目标。
屯玉绿源种业公司便是率先流转土地进行“五化”生产的种子企业之一。
这几天,正是脱粒、晾晒制种玉米的时候,屯玉绿源种业诺大的厂区金灿灿的一片。
屯玉绿源种业的玉米制种产业是该县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一家,在农合行的信贷支持下,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产、加、销、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农作物种子,所产种子质量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目前,该公司在县内12个行政村落实稳定的制种面积近3.8万亩,带动近6000户制种农户走上致富路。
屯玉绿源种业财务经理蒲红国坦言,绿源种业的迅速发展全靠农合行的支持,仅近三年,农合行累计发放贷款3100多万元;资金有了保障,企业的产销自然提高,目前年均收购量8000多吨,销售收入8000万元左右。
有了农合行的普惠金融服务作保障,近年来,该县以打造全国现代化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园区集合、专业组装、标准生产、规模推进为主攻方向,稳步扩大基地规模,精心打造质量精品,着力提升产业效益,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现代玉米制种基地的“临泽模式”。
蔬菜产业盛开富民花
进入秋季,沙河镇化音村的百惠果蔬专业合作社高原夏菜种植基地,一颗颗成熟的甘蓝菜绿意葱葱、长势喜人,农户们有的忙着在地里摘菜,有的忙着整理菜叶,有的忙着装车运输……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移栽、包装和销售,实现了种植流程标准化管理,蔬菜长势好,质量高,早早就与福建、四川等外地客商签订了收购合同,每亩地按6吨产量算,头茬亩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正指挥工人转运甘蓝的合作社负责人宋国会喜不自禁地说。今年,在农合行的支持下,合作社流转土地580亩,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行模式发展,辐射带动沙河、新华、蓼泉等镇农户发展蔬菜种植,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20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依靠农合行的惠农信贷支持,蓼泉镇湾子村鑫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已建成408座钢屋架大棚的基础上,新建连片钢屋架蔬菜大拱棚200座,发展甘蓝、西兰花、娃娃菜等高原夏菜种植。“第一茬高原夏菜已全部销售完,棚均收入6000元以上,现在正在准备第二茬的播种。”湾子村村主任赵军说。
年逾五旬的白天杰是新华镇胜利村村长,也是全村最大的蔬菜种植户。近3年农合行累计发放贷款440多万元,帮助流转土地76亩,建起日光温室大棚51座,种植圆茄、辣椒、龙豆等蔬菜。在白天杰的示范带领下,目前全村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20多座,每座大棚年收益8万元。
白天杰指着刚采摘的几十箱黄瓜说:“这是头茬黄瓜,因此供不应求,马上就有客商拉走了。这几年,乡亲们靠种菜走上了致富路,我们靠的就是农合行!”
近年来,农合行以壮大蔬菜产业规模为基础,以建设绿色有机蔬菜核心示范基地为重点,扩大信贷支持,该县精心打造“一园三带四基地”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至目前,全县发展蔬菜生产面积8.5万亩,其中:高原夏菜6.5万亩,设施蔬菜2万亩;建立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等各类示范点10个,示范面积500亩,带动全县新建钢架大棚2220亩;建成平川有机瓜菜标准示范园和蓼泉镇湾子村、鸭暖镇小鸭村、沙河镇化音村等一批蔬菜生产核心村,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有了农合行的贷款支持,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建成30亩日光温室,50座钢架大拱棚,500亩高原夏菜,配套机井1眼,埋设输水管道1600米,近年来,临泽合行累计给予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770万元,帮助新建15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中心,修建育苗点种室、催芽室,新建钢架大拱棚30座,以及占地200平方米的蔬菜储藏
包装车间,建成千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记者采访时,该合作社大棚里的西红柿成熟了,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装运。最近,农合行又发放了300万元的贷款,支持建起了一座6000吨的冷库,蔬菜贮存问题解决了,合作社领头人杨万军的脸上乐开了花:“当初是农合行支持帮助我们发展起了蔬菜产业,如今我们的产业上规模了,农合行一如既往在支持,农合行正真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信贷助力生态养殖蓬勃发展
是秋,蓼泉镇墩子村养殖小区牛羊肥壮,晶莹璀璨的葡萄犹如一粒粒黑珍珠挂满枝条,满目生机,甚是壮观。外来的客商精挑细选中意的肥牛,忙着打款转账,男人们额头上的汗珠,难掩嘴角的欢喜。说到今年的大丰收,人们一个劲的夸赞说:这全是靠农合行的大力支持,养殖才做成了大产业,现今,墩子牛场的风吹草动,那可是张掖牛市的晴雨表啊!
墩子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90元。该村发挥南沙窝荒漠区自然资源优势,在农合行的信贷支持下建起了养殖场、大棚蔬菜、葡萄种植等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区。5年来,农合行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500万元,支持该村建成标准化双列式牛舍56栋,养殖规模达到了5000头以上。今年,惠农信贷又支持新建分户隔离墙5300米,实现了封闭式、标准化养殖。
为了缓解养殖户贷款难,农合行创新为养殖户量身打造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种养业大户共同联合体担保贷款等信贷产品,有效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如今,仅养殖小区贷款余额达2100万元,养殖场现存栏牛2600头。提起当初的创业经过,村民公玉龙不禁感慨不已:过去我们靠种植五谷杂粮过日子,收入始终上不去。2012年我向农合行贷款20万元,修建了2栋牛舍,现在我存栏牛120头。就在前几天,上海客商看中了我的36头大肥牛,一次就收入了62万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农合行扶了我一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合作银行。
青年农民刘忠亮,前几年辞掉别人羡慕的工作回乡创业兴办养殖场,但因缺乏资金难以规模发展。农合行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开通绿色融资渠道,40万元贷款短短几天就发放到小刘手中。有了这笔资金,他完善了养殖设施,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存栏牛138头,位居养殖小区第一养牛大户,成为当地青年创业者的榜样。
近3年,在农合行累计4200多万元贷款支持下,蓼泉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农户+基
地的模式发展养殖产业,目前存栏荷斯坦奶牛2000多头,乳牛850多头,日产鲜奶25吨多,其产品专供一家知名乳业。
“我们建牛舍,收购草料的资金全靠农合行的支持,关键是农合行办事效率高,是我们农民创业致富的好帮手。”该合作社领头人王彬说。
村支书刘光通介绍说,今年,在农合行的大力支持下,墩子村的50多户村民在养殖小区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建成钢屋架葡萄大拱棚550座,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利用和沼渣沼液高效利用的有机统一,将积极推动全村草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县以打造畜牧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加大养殖场区建设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做大做强草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301万头,畜产品总量达到7292万公斤,畜牧业增加值达4.6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555元。
黄家堡养殖小区的边吉银和边吉明兄弟俩是全县养猪大户,目前存栏猪1万头,今年上半年出栏猪1.6万头,年均出栏3.2万头,收入640万元。近3年农合行通过厂区抵押、猪舍抵押、农户联保、共同联合体担保等多种方式给其累计信贷支持296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养殖资金需求难题。
今年以来,农合行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创新信贷服务,积极支持推进草畜产业标准化生产,扩大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奶肉牛养殖场区4个、肉羊养殖场区3个,扩建养殖场区4个。同时,该行积极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培育绿色有机畜产品基地,新建10个绿色有机畜产品示范场区,确保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有力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至目前,全县牛饲养量达23.5万头,羊饲养量达45.3万只。
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农合行始终以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贷款流程,畅通小微企业资金发放渠道,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
“如果没有农合行累计3100多万元的贷款支持,我们公司难以实现订单农业。”
在百惠商贸公司见到总经理胡伟,他这样笑着和我们打招呼。
胡伟是四川人,在临泽创业办实体已有26年,从当初的餐饮、酒店开始创业到现在的蔬菜产业,每一步发展都得到了农合行的支持。如今,该公司发展蔬菜基地2000亩,今年产销各种高原夏菜3万吨,年均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其实,百惠商贸的快速发展只是农合行支持小微的一个缩影。
为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农合行转变观念,实施信贷抵质押办法,其中包括产品动产抵押、仓单质押和由担保公司担保等新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及时满足了部分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支持小微做大做强。
“多亏了农合行,贷款手续简便,这些年要不是他们的支持,我们就没有快速发展!”康沅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立祥介绍说;从8年前的四五十万元的贷款支持到今天的500万元;为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合作社9户社员组成共同联合体,农合行共授信3200万元。近三年,该行为张立祥1户就累计投放贷款达1150多万元,扶持其逐步发展壮大。目前该合作社存栏牛380头,400多只羊,年均出栏800头牛,1000多只羊。
养殖场每天仅饲料一项开销就得7000多元,没有充足的信贷资金就无法保障规模养殖,这几天正忙着储备青贮草料,农合行又解决了500万元贷款,张立祥揣着这笔资金底气就更足了,干劲也大了。
临泽农合行在支持“三农”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在提升自身生产技术的同时,积极发挥对农户的带动作用。该社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量身定制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方案,创新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机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建立形成了双方牵手“联姻”、合作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这几天,民生甜叶菊专业合作社热闹非凡,这边,社员们正在忙着将成堆的甜叶菊扎捆成包,那边,前来交甜叶菊的农民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称重、开票。据介绍,该合作社的订单甜叶菊种植面积达1.02万亩,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近3年,农合行以“双业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的形式累计为其信贷支持80万元,用于合作社带动大部分群众发展富民产业。
为了精准服务涉农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该合行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协调机制,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市场动向,认真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发展规划,深入分析辖区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规律,盘活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瓶颈问题,全方位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服务。银光实业公司累计得到农合行的6960万元贷款支持,用于经销农业机械原材料服务全县农业生产,去年该公司总收入达9448.7万元。
深耕“三农”谱华章
近年来,临泽农合行深耕“三农”,以统筹城乡
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创新服务为动力,奋力支持特色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全面推进富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基地建设,助力该县多项农业农村工作形成了特色,打造了亮点,树立了品牌。
今年前9个月,该行在省联社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开展“管理年”建设活动,秉承“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宗旨,牢固坚持支农支小的服务方向,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加大信贷支农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支持临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86亿元,较年初净增2.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9.28亿元,较年初净增6.28亿元。
为了创新信贷服务,积极支持特色富民产业发展;该行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大产业、六项工程”为重点,突出信贷支农重点,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实现了贷款业务快速增长。首先灵活运用各项信贷政策,及时调整信贷投向,确立了“按地域确定支持重点、按重点配置信贷资金”的信贷工作思路,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项目、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领域的资金需求。重点支持玉米制种、加工番茄、高原夏菜、红提葡萄、密植枣园、甜叶菊种植及畜牧养殖等富民产业;同时,对一些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专业村、专业户和庭院经济大户实行信贷资金倾斜政策,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年,还累计发放日光温室大棚建造贷款3020万元,经济林开发贷款2180万元,累计发放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72466万元。
为了支持涉农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该行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创新推广“金果宝”、“金种子”等质押信贷产品,支持了一批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技术力量雄厚、销售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前9月,累计为84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580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制种企业贷款4670万元,解决了6家制种企业生产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还向天润惠丰发放番茄加工贷款300万元,向祁连红枣业、动力源枣业等2家红枣产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1100万元,向兴科荒漠设施农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发放特色农产品种植贷款3050万元,向五泉奶牛养殖、德源肉牛养殖、贾家墩蔬菜等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7450万元,有效支持了全县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为了有效满足全县广大农户生产生活信贷资金需求,自2010年以来,该行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当做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30888户,评级授信农户28925户,发放贷款证28925户,建档面、评级授信面、发证面分别占全县总农户的90.8%、85%和85%;授信总额达到179593万元。前9月,累计向13329户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5.6亿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5.9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手续简便,利率低、无需任何担保,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寻找“担保难”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为了帮助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梦,该行积极与县人社部门紧密配合,对有发展意愿和信贷需求的下岗失业人员给予支持,前9个月,累计为8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5万元,为5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贷款1000万元,有效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实现再就业梦。
为了破解特色富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不足、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该行先后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惠农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等多个贷款业务品种,为地方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年来,该行大胆探索,在担保抵押、贷款额度上转变观念,积极推出了共同体联保、小微企业担保、种子抵押、“金果宝”系列贷款、“五权”抵押等多种贷款方式,并开办了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担保贷款,拓宽了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户融资渠道。目前,已组建规模种养业共同联合体70个,授信金额2.46亿元,累计发放林权、日光温室产权、养殖场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2551万元……创新信贷产品的开办,有效解决了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地干部群众点赞,临泽农合行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总揽,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唱响助力产业富民曲,谱写出区域布局、产出高效、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秋到临泽,景色秀丽。
站在新的起点上,临泽农信人表示,将在省联社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农合行升级转型机遇,坚定不移地走扎根“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和富民产业发展之路,争创一流金融机构,为强县富民和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甘肃经济日报社本栏目 联办
主持、撰 稿:郧君新闻热线:13893163786
新闻推荐
◇记者朱希彬通讯员马小鑫报临泽讯“冬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随着气温下降,冰雪恶劣天气较多,容易出现路面结冰,防滑防冻是工作重点,要做好车辆过冬的物资准备、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保养。”...
临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