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沿黄盐碱地何以变成“海绵田”

来源:淄博日报 2015-11-16 02: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克鹏通讯员张洪

日前在高青县常家镇大阮家村田间,村民孟祥丽说起自己的庄稼地高兴得合不拢嘴。“你看这深松后的耕地,一点不板结,还很暄活。尽管前一个时期连续干旱,但我们的地里还是挺湿润。过去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海绵田\’,保水、保土、保肥又增产。”

高青县的一些沿黄耕地经过多年的小麦、玉米两茬连作,地力得不到休养,再加上施化肥、打农药,土地越种越板结,越来越贫瘠,长出来的庄稼总是生病。“其实种庄稼跟养鸡下蛋是一个理儿,鸡都瘦得皮包骨头了,还指望它给你好好下蛋吗?”孟祥丽幽默地说。

保护性耕作,让盐碱地、板结地变成了“海绵田”,就像加了盖子的水库,抗旱保水又聚肥。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法进行耕种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高青作为农机大县,机械化水平高,非常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县农机局局长赵晓波在现场向记者介绍说:“如秋季的机械化作业,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机械深松、小麦免耕宽幅播种等作业都是一气呵成。今年,我们县在常家镇的12个沿黄村建立了1万亩盐渍土壤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创新改碱压盐、保苗播种和强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实现生态资源永续利用,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我是个老农机专业户,大小机械都有,对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我是举双手赞成。其实前几年在本镇的踹鼓张村我就见识过这项技术,既能减少作业环节、节约成本,又能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增加产量。”孟祥丽的丈夫阮志勇告诉记者,“如今县农机局在俺这里搞试点,说啥俺也得带头拥护。今年我成立了良田农机专业合作社,打算再流转几百亩土地,发展规模化经营。”

“采用保护性耕作,收种一条龙,减少了好几道工序,除了增产还有明显的节支和环保效益,与传统耕作相比一亩地能节约成本40元左右。同时,通过秸秆还田,有效培肥了地力,每亩地又能增收近百元,一反一正,亩均节支增收130元不成问题。”高青县农机推广站负责人给予了这样的分析介绍。

据了解,实行保护性耕作后,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留存田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也能有效阻止土壤盐渍,减少对土地的风蚀水蚀。如还田一亩鲜玉米秸秆,相当于土地增施土杂肥2000公斤,还使下茬作物平均增产10%左右。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杜绝了秸秆焚烧,保护了生态环境。

保护性耕作还有效缩短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为他们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现在的劳动力可值钱了,像我这样的劳动力,就是干建筑一天也得150元,或趁空到附近企业、工地打工,一年起码能多收入2000元。”农民翟永华乐呵呵地说。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高青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民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机农艺融合,通过推广应用以保护性耕作为代表的农机化先进技术,让农民的增收空间日益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榆林小学 开展“我的学习方法”交流活动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沿黄盐碱地何以变成“海绵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