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打好优势牌 干出“科班”的活 ——市林业局帮包扶贫工作纪略□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任晓雪

来源:淄博日报 2016-01-26 02:27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沂源县北流水村的平欧大果榛基地见果了,村民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村支部书记陈丙福感慨地说:“盛果期后每年能增加经济效益50多万元。像这样的好项目,我们缺钱又缺技术,要是没有林业部门帮扶,别说干不了,就是想也不敢想啊!”

“干就要干出像林业部门干的活”。沂源县南鲁山镇北流水村、高青县木李镇杂姓刘村和花沟镇岳家村是市林业局“连心解难”帮扶村,博山区石马镇盆泉村是对口帮包的“第一书记”村。于秀栋局长告诉记者:“我们局帮包这几个村,是市里经过科学研究确定的,尤其充分考虑了部门职能优势。这直接关系到帮包工作有多大作为,更是***的重要前提。”

帮扶要帮在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博山区石马镇盆泉村两面环山、地势高,缺水是主要难题,种粮一直靠天吃饭,产量极低,水上不了山,想发展林果更难,大伙儿多年也就没啥“想法”了。可是最近,很多村民开始跃跃欲试了,因为在村里西峪山上,新打的一眼400米深水井就要出水了,通过扬水泵和管道引水上山。“在山上打眼井难度很大,投入更大,打井加配套需要50多万元,一个扬水泵就四五万元,这都是林业部门帮助解决的。光为打这眼井,领导们就来了两三趟,包村第一书记白黑地靠在工地上。”盆泉村党支部书记魏念福介绍说。

市林业局选派盆泉村的“第一书记”李培亮告诉记者,井水上山后,西峪600多亩旱田就成了水浇田,此前市林业局投资10万元帮村里改建了自来水管网,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发展林果就有了条件。下一步将帮助在林果、蔬菜、生态旅游方面上项目,让村民快脱贫、早致富、大步奔小康。

凡事要有章法,从根上做起。沂源县北流水村是省定贫困村,市林业局于2013年开始帮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网页、一户一法”的要求,精准识别、建卡立档,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征求帮包建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真扶贫、扶真贫、***。换个思路栽果树,“长叶子”又要“长票子”。针对北流水村山场地多的实际,市林业局带动村民退耕还林、退耕还果,打破栽植传统果树的旧思想,帮助引进了对土质要求不高、耐寒耐旱的平欧大榛子,目前基地面积已达200余亩,2万多株全是优良品种,与苹果、樱桃等传统果树相比,病虫害少,也就少洒农药,避免污染村里宝贵的山泉。

“土地入股的村民有分红,还能到基地工作拿工资。基地丰产后,每亩收入将达1.5万元以上,年吸纳农村劳动力120多人,人均年务工收入约2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过百万。”北流水村党支部书记陈丙福高兴地说。

山区发展林果,技术是个大难题,而这正是林业部门的优势所在。市林科所刘伟峰,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林果专业,由他来包扶北流水村,用于秀栋局长的话说,“缺技术就派专业骨干,局里工作再需要也要下去。”为广传致富经,市林业局帮村里选派业务骨干“走出去”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考察林果产业、学习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掌握致富“金钥匙”。

扶贫工作无小事,桩桩件件惠民生。市林业局投资15万元为北流水村安装太阳能灯80盏,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对无劳动技能的户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成立扶贫互助社;对部分贫困户实行县级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并坚持节日慰问;对孤老病残特困户,购买冬季取暖用煤送到家……

新闻推荐

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来淄博市调研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好优势牌 干出“科班”的活 ——市林业局帮包扶贫工作纪略□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任晓雪)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