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关键是思想穷,缺少发展路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拔掉贫困的‘根\’。”市公安局派驻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第一书记王华明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辛庄村是花沟镇最小的村,共有村民45户、149人,其中贫困户11户,耕地500余亩,也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经过一段时间走访了解,王华明发现辛庄村其实具有一定发展潜力,“这里紧靠省道庆淄路,南依小清河,交通便利,人均耕地3亩多,是花沟镇人均耕地最多的村。但就是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缺乏致富路子和发展热情。”
为了打破这种现状,提振村里发展的“精气神”,王华明在派出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帮助村里实施了道路硬化、旱厕改造、绿化美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和视频监控、建设老年活动室等多项民生实事。“走到辛庄停一停,好似进了北京城。”邻村群众对辛庄村变化的感叹有些夸张,但脱胎换骨般的旧貌换新颜,却唤醒了村民心中沉睡已久的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村庄也可以有大作为”。赢得群众信任的王华明顺势而为,带领20多名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先后到寿光、临淄等地学习特色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寻找发展经济的出路。“船小好调头,要敢于大胆闯、大胆试”。他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耐心讲解灌输合作社发展的思路。结合村里玉米、小麦种植,因地制宜地成立了华辛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村“两委”成员担任合作社理事、监事。通过招商引资与山东中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引进了300亩的巨菌草种植基地项目,参股土地以每亩500斤小麦、500斤玉米为底金分红,参照种植时市场价格,兑换为现金提前发放。盈利部分再按比例分配给入股村民、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目前,青苗补偿款和半年收益已提前到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再过不长时间村民就又能有收益了。”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温传胜说。
此外,辛庄村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合作社,发展循环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已配备了自动化打药机等农业机械,肉牛养殖产业也从无到有,存栏量达到40多头。
“通过合作社集体经营,既盘活了集体资源,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民单干效益低下、抗风险差的弊端,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村集体年收入有望增加2万多元,村民年人均也能增收1000元左右,将极大激发全体村民脱贫奔康的内在动力,日子也会一步步地越来越好。”王华明信心十足地说。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