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碳酸富锶型比肩日本箱根温泉*县级获此殊荣全省唯一*省内最大室内外温泉项目年内建成运营
浩荡黄河大美高青
十五年创建
“中国温泉之城”县级全省唯一
在高青县获得“中国温泉之城”称号之前,人们很难将“温泉”一词和淄博联系起来。其实,高青县已经为之默默求索了15年。
2001年,高县委、县政府在多方考察论证基础上,委托省地质勘察部门对全县境内温泉(地热)资源开始普查。一场叩问大地、探索新能源的行动从此拉开序幕。
普查结果显示,全县550平方公里区域地下1600—2000米深处蕴藏着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纪馆陶组和古近纪东营组,为层状热储。可利用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达3.81亿吨,并具有埋藏浅、涌水量大、温度高、利用周期长等特点。特别是温泉水中的锶、偏硅酸、偏硼酸、溴、碘、钡等6种微量元素达到医疗价值浓度,3种微量元素达到矿水命名标准,锶元素浓度达到国家级命名“锶水”标准,属于海洋性碳酸质富锶温泉,可以和世界上著名的日本箱根温泉相媲美。
为加快温泉(地热)资源的利用,高青县在借鉴北京南宫、天津团泊湖、河北霸州开发经验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于2008年8月在高青三中和芦湖小区(二期)分别打出了2眼地热井,成功进行了地热用于冬季采暖的利用。之后,官庄新村、维纳锶温泉花园、御泉香墅等小区也先后采用温泉(地热)采暖,全县温泉(地热)供暖面积达24万余平方米。
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得天独厚的温泉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化,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高青县于2013年提出创建“中国温泉之城”的决策,将创建“中国温泉之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温泉”成为高青旅游的灵魂,“泡温泉”成为“高青风情周末休闲游”、“中国(高青)黑牛节”和“高青二日游”的拳头项目之一,温泉产业发展被纳入省市旅游发展规划。高青县被列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被命名为“中国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名县”。
2016年1月和3月,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通过审查、实地检查核实、专家评审,认为高青县“温泉(地热)资源清楚、布局合理、利用高效、科学管理、监控到位、注重环保、环境优美”,符合命名“中国温泉之城”的条件。评审结果经社会公示后,无异议。
2016年5月6日,中国矿业联合会以中矿联发〔2016〕15号文件形式正式命名高青县为“中国温泉之城”。县级获此殊荣在全省是唯一,在全国也不多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摘得“国字号桂冠”,唱响了一曲氤氲叮咚的温泉之歌。
五大特点
彰显世界级温泉品质
一是储量十分丰富。据《山东省高青县地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高青境内馆陶组地热资源量为3731万亿千焦,折合标准煤1.27亿吨,东营组热储地热资源量为7453万亿千焦,折合标准煤2.54亿吨。
二是开发利用高效。目前,高青县共钻探地热井7眼,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发模式也从单一小型向综合利用、规模开发转变。共建成芦湖小区(二期)、官庄新村、御泉香墅、文昌嘉苑等4个高档温泉住宅小区,维纳锶温泉度假村、在河之洲御泉汤温泉度假村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温泉休闲养生旅游为特色的“风情周末休闲游”成为高青旅游的金字招牌。依托温泉优势,高端策划实施的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田横温泉古镇、高青汤岛、在河之洲水上乐园等一大批温泉项目正在顺利实施,“太公福地·温泉慢城·大悦高青”区域文化旅游品牌越擦越亮。
三是管理科学到位。于2012年在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专门设立了地热资源管理机构,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13年1月,《高青县地热资源管理办法》颁布实施;2013年11月,《高青县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2012~2020年)颁布实施,成为全县地热勘查开发和管理的依据,使地热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地热探矿权、采矿权。通过采用人工监测为主,自动化监测为辅的手段,全面开展地热资源动态监测工作。
四是保护切实有效。采取地热资源集中开发的模式,对地热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运营、统一保护,简化管理环节,有力地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分层开采,保护各热储层的稳定性。积极开展地热尾水回灌技术
2016年5月6日,中国矿业联合会以中矿联发〔2016〕15号文件正式命名高青县为“中国温泉之城”。高青温泉品质优异,堪比日本箱根温泉——
蕴藏量丰富,550平方公里
出水温度高,42-77摄氏度
埋深浅,地下1600-2000米
水量大,单井70立方/小时
品质优,富含锶、偏硅酸等
温泉龙头企业“御泉汤”
雪中溶洞温泉
优美舒适的温泉住宅
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在尾水回灌较困难地区按照稀疏布置地热井的原则,严格控制开采量,避免对地热流体造成破坏性开采,保证地热流体的可持续利用。推广热泵技术,实行梯级开发利用,对尾水实行严格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
五是开发前景广阔。高青县温泉水温度介于42-77℃之间,水中所含锶、偏硅酸、偏硼酸、溴、碘、钡等6种微量元素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属于海洋性碳酸质富锶温泉,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日本箱根温泉相媲美。社会效益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品位,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以温泉为核心的旅游休闲、保健医疗、蔬菜花卉种植、鱼类养殖、禽类孵化、食用菌栽培等多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方面,远期规划供暖面积约83.5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燃煤价值约1300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800万元;远期规划温泉及延伸行业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营业收入1.5亿元。环境效益方面,远期规划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12万吨、二氧化硫约800吨、氮氧化物约300吨、悬浮粉尘约400吨、煤灰渣约5000吨,节省污染治理费用约1800万元。
科学利用
温泉之歌长响不衰
温泉(地热)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必须通过有效管理确保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高青县制定出台了《高青县地热资源管理办法》,明确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规范。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和“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总方针,编制了《高青县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12-2020)》,对全县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总体安排,为实现地热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此基础上,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严格管控,建立和完善自动化动态监控系统,配备专业人员实施监控,切实加强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各项数据的监测工作,全面实时监测开采总量、开采强度、利用方式、地热尾水的排放方式、排放渠道、排放温度及综合利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制定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规定地热开采单位或个人在申请采矿许可证时必须提交相关资质单位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对地热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通过推广热泵技术、梯级开发利用技术、降低尾水排放温度,尽可能减少排放总量;并对污染热水进行科学处理,做到达标后方可排放。
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保护和监督管理,高青县地热资源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截至2015年底,高青县已开发优质地热井7眼,采矿权,矿业权清晰无争议,经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可开采量达到1.2万立方米/天。
“温泉+”起来
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中国温泉之城”是高青县继“中国黑牛城”“中国白酒名城”获得的又一块重量级“金字招牌”,为今后高青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县将运用“温泉+”思维,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做活“水”脉、做优“绿”脉、做大“商”脉、集聚“人”脉、叫响温泉旅游品牌,使温泉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温泉(地热)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温泉(地热)资源适度开采、用补平衡、安全生产,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为外来投资温泉产业开发利用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运营、早见效。依托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建设温泉养老养生聚集地;依托田横温泉古镇,打造北方温泉冬城;依托“御泉汤温泉度假村”和“在河之洲水上乐园”,打造全国一流、全省最大的全天候温泉休闲娱乐中心。其中,水上乐园将于6月份投入使用,大型室内水寨年内也将建成。加快推进颐阳文化园等温泉项目,把建设温泉型住宅和标准化、规模化的养老安老养生社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温泉健康养生养老产业。
三是加大对温泉(地热)的推介营销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精心策划和举办温泉文化节庆、温泉研讨、创意大赛等活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打造温泉产业龙头旗舰,培育温泉旅游集群,叫响“太公福地·温泉慢城·大悦高青”旅游品牌。
年内将投入使用的在河之洲水上乐园效果图
高青县地热开发利用规划图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