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的日益临近,祭祀用品又开始热销起来。记者连日来走访淄博市殡葬祭祀用品出售较为集中的部分市场发现,祭祀用品在不断翻新,低俗祭祀用品充斥淄博市清明节市场,纸制的“金元宝”、“轿车”、“彩电”、“别墅”等,价格根据质量好坏不一。这些祭祀用品的存在,跟我们提倡过一个生态清明节的良好愿望背道而驰。
纸钱仍是清明“消费主流”
3月24日,记者在张店西二路附近多家祭祀用品店采访发现,拜祭用品琳琅满目。记者走进一家商铺,只见门口就摆放着各种冥币,还有“地府银行冥国总行”发行的各种货币。面值方面,动辄“万亿”的单位让人看着心惊。记者粗略统计,仅在这一个商店,不同版本的冥币竟然有十几种。
记者看到,各种花圈寿衣店内所出售的大多是黄表纸、花圈、纸元宝等传统祭拜用品,店主告诉记者,清明节人们祭拜逝去的长辈主要以烧黄表纸的方式为主,有特殊讲究的会多烧一些纸元宝等象征钱财的物件。
让人欣慰的是,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相对于传统的焚烧祭祀习俗,市民普遍比较理性,不再一味追求数量,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坚持这种传统。一位小区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居民来他这里买黄表纸,一般一人也就买一捆,烧得越多越好的讲究现在已经不再流行,但这种通过焚烧表达追思的方式依然被大众祭祀普遍认可。
清明节成商家
“商业黄金周”
昨天,记者走进一家专门经营绢花和纸钱的店铺。见有人光顾,店主马上热情地向记者推销了起来:“快点买啊,现在已经快到清明节,各式殡葬拜祭用品的价格也将会涨了。”
当记者质疑价格和往常相比是否有点高时,店主直言:“一年就一个清明节,为了逝去的亲人,多花这几个钱能算多吗?再说,殡葬用品也没有还价的,这样是对去世亲人的不敬,会不吉利的。”一位正在购买祭祀用品的顾客也表示:“人都已经不在了,我们也不好讲什么价。而且烧的东西也不算多,也就随老板去吧。”记者发现,这样的心态无疑给了很多店家漫天要价的机会。
除了殡葬祭祀用品店外,记者发现,每年清明前后,一些小商贩都提着冥币等祭祀用品在墓园周边打“游击战”。只要见到有人过来,小贩们便一拥而上叫卖着手中的物品。一位小贩告诉记者:“我们一年就等这个节日,清明节期间是我们的‘商业黄金周\’。”
祭拜革命先烈者越来越多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前去祭拜革命先烈的人较以往明显增多。“近两年来,每逢清明都会有几家单位来购买物品去祭奠革命先烈,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一位花圈店主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以学校居多,需要准备的东西很简单,一般购买一个花圈便足矣,讲究一点的会买上两个绢花花篮。
“清明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在祭祀时焚烧大量低俗的物品,只会扭曲清明节本来应有的内在含义。”记者在街头采访时,很多市民表示了对文明祭扫的支持。
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称,清明节当天,“白色浪费”等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建议祭扫者最好通过赠送鲜花、书写心语卡片、种亲情树、开家庭追思会、网络祭奠等文明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以节约生态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
(晚报记者刘琳王晨旭)
新闻推荐
我的康明眼科医院之行 小记者刘蕊萌(高新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