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还记得2009年10个北川娃来淄博过元宵节吗?如今4年过去,这些北川娃怎么样了?日前,本报特派记者赴北川带去了淄博爱心爸妈的问候,也感受到了北川娃对淄博的牵挂—

来源:淄博晚报 2013-04-09 17: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右三)与当年的五位北川娃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杜莎、戎静、马小刚、赵玲琳、戎小玉(通讯员李忠摄)孩子们围住记者要看记者手机中拍摄的淄博元宵花灯最文静的戎静、最秀气的马小刚、最柔美的戎小玉、最腼腆的赵玲琳、最活泼的杜莎、最灵气的王宇……时隔四年,北川中学,再次看到这几个北川娃,眼泪夺眶而出。2009年,为淡化地震给孩子留下的阴影,淄博晚报与淄博友谊旅行社联合策划了“情系北川娃,爱在淄博行”公益活动,邀请了10个北川娃来淄博过元宵节,4天时间并不长,但从淄博市领导到普通百姓对北川娃表现的浓浓关爱感动了这些千里之外的孩子,也由此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戎静:琮妹妹,我也学了古筝

“刘阿姨还好吗?琮琇妹妹上高中了吗?”戎静在记者眼中是变化最大的一个,黑了胖了,但笑起来仍旧甜甜的,现在在新北川中学高一十四班读书,一见面就开始问她的淄博妈妈和姐姐的情况,说特别想她们。

戎静说,来淄博最难忘的就是在爱心家庭刘阿姨家里和琮琇妹妹一起弹古筝,一起逛大润发吃肯德基,刘阿姨还给她买了一直想要的玩具熊,至今这只可爱的玩具熊还摆在她的床头。

“古筝弹出的声音非常美,我从淄博回来后一直念念不忘,正好上高中后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乐器,我就选了古筝!”戎静说,等高考结束后她还要去看刘阿姨和琮琇妹妹,和她切磋技艺!

杜莎:在淄博的每个细节我都记得

“淄博的叔叔阿姨特别好,专门准备了棉衣和牛奶什么的,一下飞机就给我们,还特意点了很多辣菜,我都记得呢……”杜莎说,在淄博的每个细节她都记得。

“那天跟着爱心家庭出去逛街,我们三个小孩子一人买了一个小猪形状的玩具,特别可爱!”杜莎是北川娃里最幸福的一个,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时,顺意志愿者张良衡作为唯一的爱心爸爸去看了北川女儿杜莎,还送去了手表、思念信和装裱画等礼物。

“我爸出去打工,手机号码经常换,所以张叔叔找不到我了,我也找不到他们了,希望借助报纸向他们问声好!”

戎小玉:淄博的爱心爸妈,我想你们

戎小玉声音还是那么细那么柔,在“七一”职中读民族服装与服饰,喜欢设计的她很用心地将三个不同形状的耳钉别在衣领上,非常漂亮。

“那晚的焰火是我这辈子看到的最漂亮的!”戎小玉说,她特别感谢淄博晚报让她的生活有了那么多个第一,第一次看焰火晚会、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进大商场、第一次弹上梦寐以求的钢琴……

“王皓叔叔您能帮我联系吗?耿玉娟阿姨不知道还好不好!”戎小玉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爱心爸妈的名字,她说希望通过淄博晚报告诉他们,她很好而且有了手机,希望能和王皓叔叔联系上。

赵玲琳:4天淄博之旅,最美好的回忆

个子长高了、漂亮了,脸蛋还是和四年前一样,红红的,有点腼腆。这就是赵玲琳。当年来淄博的时候她是最矮小、最腼腆的小娃娃,而今,她已是七一职中的学生,主修会计。

“我印象最深的也是焰火晚会,淄博今年放焰火了吗?”赵玲琳还记得那年的焰火晚会,她告诉记者,那晚她们一起被淄博市领导接见,还能从网上看到照片!

小玲琳说,淄博之旅是她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回香泉后每次写作文要求写“难忘的……”,她都会写在淄博过的元宵节,那次虽然只有四天,她却能永远记得。

马小刚:亲人的爱心激励我好好学习

马小刚在当年10名北川娃里是最秀气的男孩子,大家都叫他“小刚姑娘”,今天的小刚已经1.65m,戴上了眼镜,显得更加文静。

“我和贾阿姨还有联系,逢年过节都打电话发短信……”小刚说,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很多爱心家庭“抢”他们回家过节的场景,贾阿姨还给他买衣服买文具,特别感动,淄博亲人的爱心也激励他好好学习。

小刚现在新北川中学高一十六班上学,因为淄博之行他和杜莎、戎静等也结下了友谊。小刚说,现在功课很紧,天天作业都做不完,不过自己学习还可以,绝不辜负淄博亲人的期望。

王宇:感恩社会,年年考全校第一

“李忠叔叔,沙阿姨,你们来了!”眼前一米七多的大男孩子抱着篮球站在记者面前时,记者已经认不出他就是那个爱搞怪的王宇,黑了,瘦了,高了。王宇是当年10名北川娃里最灵气的,现在黄江义校读初三,今年考高中。

“身体怎么样,家里怎么样了?”李忠关切地问。因为当时来淄博的北川娃中,王宇是唯一失去母亲的孩子。王宇的班主任周晓莉告诉记者,孩子的父亲又重新组合了家庭,但却决定不再要孩子,要把王宇培养成人。而王宇也非常争气,年年是全校第一名,还获得多项奖学金,靠自己能力就能上学读书。

“很久没有和李阿姨联系了,她还好吗?还记得那年的花灯,好像在博物馆广场……”谈话间,王宇不断回忆起在淄博的情景,他说等考上大学学业轻松了,他一定到淄博看看李阿姨和其他好心人。

在黄江义校副校长罗春晖和七一职中副校长何世川的帮助下,此行记者一共见到6名曾来淄博的北川娃,其他四个孩子已经考到绵阳市其他地区的高中就读,其中金晓靖是整个绵阳都有名的好学生,已经考入绵阳最好的南山中学就读。

昔日北川娃,今成高中生。4年时光匆匆而过,很多生活片段都已忘记,但淄博爸妈与10个北川娃的友谊却永远印刻在了淄博人和北川人的心底。孩子们说,他们高中毕业后一定结伴再来淄博,同时向淄博爸妈说:“祝好人一生平安!”

(文/图特派记者沙红翠)(单独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张晓东,字伯蟾,一九七○年正月生于黑龙...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北京专家来淄坐诊2013-04-10 02:0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周四就 升温啦!2013-04-09 02:00
评论:(还记得2009年10个北川娃来淄博过元宵节吗?如今4年过去,这些北川娃怎么样了?日前,本报特派记者赴北川带去了淄博爱心爸妈的问候,也感受到了北川娃对淄博的牵挂—)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