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报“淄博百佳名医名方巡礼”专栏记者来到张店区人民医院,采访了该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朱海琨。
朱海琨在口腔医学领域默默耕耘了16载,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人们打造健康的牙齿,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好评。
精湛医术奉献患者
从医16年,经朱海琨治疗好的口腔疾病患者有许许多多,他精湛的医术有口皆碑。现在找他看病的“回头客”特别多,一传十、十传百,不少是全家人的牙病都找他看。他每天坐到诊疗椅前就像是“钉”在那里一样,重复着牙科诊疗“歪脖子瞪眼”的特殊体位,重复着钻牙补牙的枯燥动作,患者来来去去,一坐就是一天,经常中午不能按时吃饭,晚上不能按时下班,甚至顾不上喝口水。当记者问他累不累时,他平淡地回答了三个字:“习惯了”。
医从厚德、技出精诚。朱海琨掌握了先进的口腔牙齿疾病治疗技术,有着过硬的“指尖功夫”,这些是与他常年积累,与他的刻苦钻研和拼搏精神分不开的。对他来说,每一个治疗过的牙齿都应该是精美的作品,让患者满意、同行认可、自己满意。
“精艺精品,以德为尚,修齿修行,以诚为信”这是口腔医生的座右铭,这在朱海琨身上也得到了很好地诠释。
全心全意服务患者
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人们把口腔比做人体健康的门户,足以说明牙齿的重要性。朱海琨深感作为一名口腔医生任重而道远,并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16年的医疗工作中,朱海琨虽然没有做过惊心动魄的大手术,但他却创造了无数“把根留住”的经典和“妙手回春”的神奇。
一位60多岁的老人,满口牙没有几颗是好的了,朱海琨不会忘记,老人第一次来医院看病是“打听了好几个患者”后选择朱海琨看牙的,当朱海琨拿着他的牙片仔细观看时,这位老人的心是悬着的,他担心朱海琨医生也像别的医生说得那样:“你这几颗牙齿都不行了,需要拔除。”老人说,自己所剩无几的牙齿已经经不起再折腾,希望把这几颗牙留住。当朱海琨告诉老人这几颗牙可以治疗时,老人竟激动地热泪盈眶。
患者哪里知道,口腔医生选择留住几颗牙齿,就是选择了麻烦,由于患者年龄大,加上是以前治疗过的牙,牙根管已经基本闭缩了,取出原有的充填物、扩开闭缩的根管,哪一个环节都格外费劲,有时手指会累得抽筋。而这样的复杂病例朱海琨几乎每天都能遇到,他不厌其烦,利用自己娴熟的技术,让一颗颗几乎无可救药的牙齿转危为安。据悉,这位老人用这几颗治好的牙做了“桥墩”,镶上了假牙,现在五六年过去了,老人的牙一直用得很好。
耐心细致面对患者
作为一名医生,朱海琨有着令人佩服的耐心与细致,病人再多,工作再忙,他都从无怨言,从无懈怠。对于朱海琨来说,这种耐心与细致是一种特质,对于病人来说,这种耐心与细致是一种信心。经他治愈的牙病患者无不真情地告白:看牙能遇上一个好牙医太重要了,过去因为恐惧钻牙而徘徊在治与不治之间,是朱大夫帮我们坚定了治牙的信念,解除了困扰多年的牙疾,他是圣洁的“白衣天使”。
新闻推荐
平常的心态非凡的活力 ——记齐化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李文峰新报记者董娜通讯员李洪树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